发表时间: 2025-01-29 14:46
正月初一很快就会过去,从早上起来拜年,到晚上忙着包饺子,这一天就没有歇着的时候。
到了初二一大早,人们又要忙着回娘家,给娘家亲戚们拜年。
在民间,正月初二也叫做迎婿日,意思是迎接女婿回家的日子。
在古代,出嫁女儿回娘家是要吃开年饭的,这顿饭的讲究是很多的,比如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开年饭?
在古代,正月初一是不能吃荤菜的,因为从除夕开始,各路神仙就陆陆续续的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自己的工作。
人们为了感谢神仙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庇佑,于是选择在正月初一这天斋戒。
到了正月初二,神仙们都汇报完工作了,也要回到人间继续工作。
因此,对于老百姓来说,正月初二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年日,这一天人们解除斋戒,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迎接神仙到自己家。
关于开年饭,还有第二种说法,是和一个叫陈仓的穷人有关。
传说,在春节前的一天,陈仓在山上找到了一些食物,他将这些食物带回家,做了一顿丰盛的食物。
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二,于是人们就有了正月初二吃开年饭的习俗。
老百姓们在这天吃一顿大餐,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基于这个传统习俗,人们也定下了3吃3不吃的讲究,这“3吃3不吃”的讲究,意在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福寿安康。
猪蹄是猪的脚丫,人们发现猪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没事干的时候,总喜欢用蹄子刨地。
这一行为就好像是农民在地里耕种一样,因此开年饭吃猪蹄,寓意着勤劳致富,人们希望新的一年能像小猪一样,在地里刨出五谷丰登。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猪蹄中的“猪”字谐音“珠”,有珠宝的意思,而“蹄”则寓意着抓取,象征着新的一年能够抓住财富和好运。
吃猪蹄的寓意不仅是发财,对于家里有学习的孩子们来说,吃了猪蹄,还能金榜题(“蹄”)名,此时的猪蹄承载着父母对孩子学业有成,取得好成绩的厚望。
对于新婚的夫妻来说,正月初二吃猪蹄,寓意着新年能抓住幸福,在蛇年里一定能生活美满幸福。
从猪蹄的颜色来看,做好的猪蹄是红色的,寓意着鸿运当头,红红火火!
过年期间不能只吃肉,不吃蔬菜,那样容易消化不良。
在正月初二这天吃一些寓意吉祥的蔬菜,不仅能补充膳食纤维,还能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
推荐几个寓意好的蔬菜。
第一个生菜,它的谐音是“生财”,在年夜饭的餐桌上有这样一道菜,那么新的一年就能生出财富。
对于爱美的女子来说,生菜的谐音还是“身材”,代表着新年有一个好身材,漂漂亮亮的。
第二个娃娃菜或者白菜,它的谐音是“百财”,意味着新的一年里百事顺利,财源广进。
同时,白菜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它很容易成活,因此寓意着新的一年,农民种的庄稼都能像白菜一样,易成活,到了秋天大丰收。
第三个豆角,有的地方也称它为“福豆”,寓意着多子多福。
在古代,如果家族后人多,那么总会有出头之日,所以正月初二要吃豆角,盼望着新的一年人丁兴旺。
过年要吃鱼,几乎是南北方过年饮食中的共性之一。
人们认为,鱼的谐音是“余”,一年到头,不论是粮食,还是钱财,都要有一些剩余,这样才吉祥。
在正月初二的开年饭上如果少了鱼,那么就会影响一年的福气。
此外,鱼儿的生活环境是水,在风水讲究中,水也是财,故而吃鱼代表着进财。
还有人认为,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灵活自如,有一个成语是如鱼得水,可见开年饭吃鱼代表着新年事事顺利。
在烹饪鱼的时候,很多家庭都会将鱼头固定的高高的,代表着新年里家人的事业学业都能高升。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不少人都会买预制菜,尤其是不会做饭的年轻人,更是喜欢囤预制菜。
但是长期吃预制菜并不健康,因为这些菜肴中含有大量的防腐剂,或者是添加剂。
除了食物不健康外,过年期间大家聚在一起,自己动手做开年饭,这才是最热闹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年味。
如果都是预制菜,那么这样的新年又有什么意思呢?
开年饭讲究的就是寓意好,那些寓意不好的菜最好不要出现在餐桌上。
那么,哪些菜的寓意不好呢?
比如含有“苦”字的菜,苦菊、苦瓜等。这些菜虽然下火,也含有丰富的营养,但是因为名字不好听,不少老人都不喜欢在过年期间吃它们。
还有空心菜,比如莲藕,中间是空的,如果开年饭吃空心菜,寓意着一年到头白忙乎,一场空的意思。
虽然这些说法没什么科学依据,但是作为老传统,还是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很推崇。
大家不妨避开这些寓意不好的菜,给蛇年带来一些好的运气。
从除夕开始,很多家庭几乎是每餐都准备几道或者十几道菜肴。
这些菜肴有时候一顿吃不完,但是到了下一顿吃剩饭剩菜又不吉利,于是人们就只能做新的菜肴。
等到了初二这天,家里的剩饭剩菜一定不少。
不过考虑到初二是开年饭,如果吃剩饭剩菜的话,就会有不好的寓意。
所以大家平时做饭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量,可以少剩下一些,但不要剩太多。
另外,在古代社会,人们平时缺衣少食的,根本舍不得剩饭,恐怕也只有现在物质生活充足,才会有剩饭的产生。
总之,正月初二回娘家,要吃开年饭,大家一定要记得3吃3不吃,只有这样,才能开开心心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