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6 16:38
提起豆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种从西汉时期就出现的美食在我国的受众非常广,从南到北喜欢吃豆腐的人群数不胜数。
老王头平时就非常的爱吃豆腐,一日三餐少不了。
时不时的搞个小葱拌豆腐或者生切豆腐来当下酒菜。
老伴儿听别人说豆腐是用石灰水点出来的,就劝他每天少吃点,这万一要是吃出毛病来了可就麻烦了。
谁知老王头对此嗤之以鼻,还表示豆腐可是高蛋白食材,是最适合于中老年人来服用的。
这话正好被周末休息的李医生给听见了,她笑着出声说道:“王叔叔这回你可要听阿姨的话,这豆腐啊还真的不能多吃。”
一看说话的是李医生,王大爷顿时息了争辩的心思,反而颇为紧张的问道:“你刚刚说的是真的?”
李医生点了点头:“我还能骗你吗王叔,以后豆腐不但要适量的吃,而且吃的时候还要多留意几点,不然对身体健康有害无益。”
李医生口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都是什么呢?
豆腐这种发源于我国的食材不但平时我们自己喜欢吃,日本和韩国人的桌子上也经常能看到它的影子。
尤其是日本人对豆腐的钟爱更是一点都不弱于中国的。
这当然有汉文化的影响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豆腐的营养价值很高,常吃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
在提倡清淡饮食的当今社会,豆腐是很多人摄入优质蛋白质不二的选择。
作为一种由豆类转化而成的素食,豆腐的可塑性非常高。
不管是精心的烹饪还是简单的料理,豆腐都能够显现出别样的滋味。
再加上民间还有“长寿吃豆,短寿吃肉”的说法,这无疑让豆腐的受欢迎程度更上一层楼。
现在不但养生的群体离不开豆腐,很多的老年人也是顿顿都少不了它。
确实豆腐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补充我们身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
不止如此,豆腐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都不低,因此上它还有个“植物肉”的美名。
这种豆浆凝固而成的食材具有益气补中、清热润燥、通止渴的效果,是对老年人非常友好的食物之一。
但万事有利就有弊,一旦豆腐食用过量或者是食用的方法不对,就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
过犹不及其实是食物的一种共性,再好的食材,都必须要控制摄入的量和摄入的方法。
一旦违反了这个特性,那么就可能适得其反,让本来对身体有好处的食材变成健康杀手。
因此上不管是豆腐还是其他一些健康食材,日常吃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正确的烹饪方法。
其次一定要适量服用,千万不能暴饮暴食。
只有做到这两点,健康食材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豆腐在中国是一种南北皆宜的健康食材,其做法多种多样。
但如果真的想要发挥这种食材最大的功效,在烹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几点。
1.控制每一次摄入的量
很多老年人都有骨质疏松的毛病,所以大家平时非常注重补钙。
而豆腐中的钙含量非常高,是特别适合补钙的一种食材。
因此上不少中老年人一日三餐都会有意识的尽可能多吃豆腐。
这样确实补充了体内的钙元素,但要知道我们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可不止钙一种。
镁、铁、锌、硒等等微量元素对身体的作用也非常的大。
而摄入钙元素过多的时候,就会抑制身体对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可见日常我们不但要控制豆腐的摄入量,而且还要多吃富含其他微量元素的食材。
这样均衡的饮食选择才更加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2.豆腐不是人人都能吃
豆腐里面含有比较高的嘌呤、蛋白质以及异黄酮,因此上有些特殊的群体是不能够常吃豆腐的。
第一类是痛风以及肾脏功能不全的群体,他们体内的嘌呤含量本身就很高,如果再经常吃豆腐的话,肯定会加重痛风的症状。
要知道痛风长时间得不到改善的话,不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还会伤害肾脏的健康。
不但如此,豆腐里面的蛋白质想要代谢的话也是必须要通过肾脏的。
可见经常吃豆腐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上肾功能不全的人一定要尽可能的少吃豆腐。
第二类是对异黄酮敏感的人,这些人吃豆腐很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
一般来说,吃完豆腐感觉到嗓子发紧,浑身不舒服的人就是对异黄酮过敏了,往后一定要慎吃豆腐。
第三类是消化不良的人,豆腐里面可是含有大量蛋白质的,这些物质消化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本身就消化不良的人平时要少吃豆腐,就算是吃的时候也要控制好摄入量。
3.要合理烹饪
民间有一道非常出名的菜叫小葱拌豆腐,爱吃的人不少。
但其实这样生冷的菜肴平时还是少吃为妙,经常吃对肠胃的刺激性比较大,可能会出现胀气以及腹痛的情况。
有些口味重的人为了让豆腐更加的入味,烹饪的时候不但浓油重赤,而且还会放特别多的辣椒酱。
经常吃这样的菜品对身体健康很不好,尤其老年人是一定要尽可能远离的。
除此之外,豆腐一般不要跟草酸含量高的蔬菜一起烹饪,不然就会加速草酸钙的形成,这种物质对我们的健康没有什么好处。
菠菜、韭菜、苦瓜、蒜苗等蔬菜中草酸的含量都很高,这些蔬菜和豆腐一起烹饪的时候,最好是先过一遍水。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草酸的存在感。
最后一定要注意选择烹饪的豆腐必须新鲜,要知道豆腐可是最容易变质的食材。
经常吃变质的豆腐,不但容易吃坏肚子,而且还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作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食材,豆腐具有价格亲民,烹饪简单的优点。
平时如果能够正确食用豆腐,这种食材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是很有帮助的。
想要做到这一点,以下几个方面一定不能马虎。
1.合理的烹饪
豆腐这种东西自身的含水量高,而且没有太浓郁的味道,因此上很多人都喜欢用油炸或者烤制的方法来料理。
这样的方法的确让味道的层次感更加的强,但同时也让豆腐中大量的营养物质流失,是一种买椟还珠的做法。
而且高温油炸或者烤制以后,豆腐里面的蛋白质难免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某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物质。
因此上,豆腐的烹饪方式清淡为好,不管是炖汤还是蒸炒,都不易放太多的调味品。
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本身的味道和营养,是最对身体健康最有好处的。
2.适量以及适时的食用
想要维持身体一天的能量所需,就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一般来说,瘦肉、奶制品、禽蛋类以及豆腐是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相较于其他的几种食材,豆腐因为亲民的价格是最受欢迎的。
正常来说,一个成年人一天摄入的豆腐最好是不要超过100克。
而且吃豆腐的最好时间一般都是早上或者中午,晚饭的时候是不建议食用的。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豆腐比较不容易消化,晚饭的时候吃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3.有些豆腐要少吃
豆腐这种东西的衍生品是非常多的,早餐的豆浆、涮火锅时候的豆皮、素鸡、以及腐竹、豆干其实都是豆腐制品。
除了这些之外,经过特殊工艺制作出来的臭豆腐、豆腐乳也都属于豆腐家族里面的成员。
相较于正常的豆腐,味道浓郁的臭豆腐以及豆腐乳的名气要更大一些,几乎所有的小吃街以及早餐店都有它们的身影。
但说实话油炸的臭豆腐以及咸味很重的豆腐乳平时还是要尽可能的少吃。
高油高盐的食物吃多了可是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的。
所以就算再怎么爱吃豆腐,这些特殊制作的豆腐制品一定要敬而远之。
说句实话其实用豆腐来补充优质蛋白质的说法一直都不被医疗专业人士所看好。
因为豆腐中的蛋白质人体吸收起来要比鱼肉和禽蛋类中的蛋白质更加的困难。
不但如此,豆腐里面也含有嘌呤以及其他一些对身体不太友好的物质。
这些物质进入身体以后,会给身体的代谢功能造成压力。
因此上一般医生都是不怎么赞成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多吃豆腐。
不止是他们,就算我们平时吃豆腐的时候也要多注意文中提到的几点。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奇妙的本草·2024-12-02《豆腐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吃豆腐时,千万多留意这几点!》
闫老师谈健康·2024-06-29《老年人要少吃豆腐?医生告诫:过了50岁,吃豆腐一定注意这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