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打破常规!四招让你装修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家园!

发表时间: 2025-01-03 23:36

打破常规!四招让你装修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家园!

在开始分享之前,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开始装修前总会习惯性地想要装成什么风格?为什么我们精力打造的家过两年就会过时?

在装修圈时存在一个“嘲笑周期——大部分装修在两年后都会过时。今年正在装修的你,可能正在嘲笑两年前的岩板格栅,而两年后的你可能又会嫌弃起今天自己装修设计。这背后的原因,正是装修被
商品化市场化了。

我​们不禁思考:能否用现在的预算、当下的认知,打造一个不会过时、越住越有归属感、十几年都舍不得更换的家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分享四条观点与策略,帮助你打造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观点一:好装修有三大标准

好的装修到底是什么?它有三个标准:

一是有安全感。家首先是安全感的来源,让我们回家后能不顾一切地放松,在家里你可以忘掉担忧,全身心地休憩、调整。

二是有归属感。家是归属感的所在,劳累了一天,只要踏进家门,一切就会让我们感受到温暖。

三⁣是有松弛感。家是是松弛感的体现,这里让我们能自主、自由,不会再做掩饰,回归自我。

然而,大多数人忽视了家装正确方向,装修好的房子却充满了冷漠、刻意,毫无生活气息,自己都不喜欢了。

观点二:警惕商品化、市场化主导下的装修,让你的家不属于你

很多人花了几十万预算把自己的家做成了自己看不懂、不喜欢的样子,原因有两点:

一是设计师的设计被
市场化。他们为了高效完成设计任务,就会套模型、拼图给你出方案。这就像学生写作文时自己不思考,而是到作文集上抄袭一样,这样的装修注定不是为你而做的。

二是装修所用到的材料全‍部被市场化。比如商家们都在推荐你选亮光砖,因为亮光砖销量一上来,其生产和销售成本就会降低,工厂和销售店的利润就会最大化。

被商品化、市场化主导下的装修中,材料和设计引导或误导着业主,而不是业主从自身的需求和喜欢出发来要求材料和设计。所以,只要你某个时刻失去了自我判断力,那么你听到的就都是商家和设计师想让你听到的,买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掏钱买的,最后的结果就是住进了不属于自己的家里。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城市化速度太快了,我们还没来得及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就被推进了干净的楼房里。装修的任务似乎就只剩下收纳和打扫卫生,于是我们给家里做满了定制柜,亮光砖也成为了主流选择。这样一来,我们花重金打造的装修就变成了与生活理想毫无关系的样板间⁡。

观点三:把家装打下自己的标签

如何打破“商品化、市场化主导下的装修陷阱”呢?核心策略就是把装修打上属于自己的标签,让家不再是一个商品,而是属于自己的空间。

具体怎么做呢?正确思路是在装修前先全面思考、整理自己的需求与喜好。你可以对比现在居住的房子有何痛点?以及未来的房子你最在意哪些?然后总结出一组情绪化的词语⁧,定义好未来的新家。

比如,想要一个温馨、轻松、自然放松的家;或者是一个干净、大方、简单的家;又或者一个奢华、理性的家……这些关键词就是你给未来新家的定义,就是下一步装修时家里每个颜色、每件材料、每件家具的选择依据。

有了这些定义和标签,那么我们在后续选择装修材料、家具和其它软装用品时؜,就能依据自己想要的风格和需求来做出正确判断。

比如,当你觉得某个材料、颜色、家具符合自己想要的温馨、奢华或者自然感时,就可以放心购买。反之,再便宜、再好看也不要下单。

观点四:变被动为主动,做装修的真正“主人”

当我们要有自己的装修标准后,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你就不会再盲目听从别人的误导,此时,你将成为装修的真正“主人”。

具体实施时,下面两个要点要注意:

一是做好前期需求分析,理性思考自己的真正想要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例如,如果你想打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家,那么“亮光砖好打扫”就不是你该关注的信息,而柔光砖实木地板就会符合你的需要。

再如,如果你想要安静舒适的光线环境,就不要听别人关于要不要做无主灯的建议。很多人为了博取流量而做的定义和引导都是无知且不负责任的,而你要做的只有想办法营造好家里的光线氛围,可以用台灯、壁灯、落地灯等活动式灯具,也可以用筒灯、射灯带等固定式灯具,而不必纠结到底什么是“无主灯”。

二以自身的喜欢为判断依据,而不是设计师或商家的推荐。无论是选瓷砖、灯光还是软装,都不能以别人主观、无知、片面的建议作为装修标准。

你要做的只是——听从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

好了,装修不应是千篇一律的市场化产物,而应是一个充满个性和情感的过程。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正在装修或准备装修的你提供一些思路和帮助,让你不再随波逐流,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家。

如果这篇攻略对你有所启发,就记得点赞收藏哦!欢迎关注,更多实用装修攻略持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