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刘邦之后,汉文帝刘恒如何续写权谋传奇?

发表时间: 2024-09-28 16:17

刘邦之后,汉文帝刘恒如何续写权谋传奇?

都说“虎父无犬子”,可要真比起玩弄权谋、掌控人心,汉高祖刘邦的这位儿子——汉文帝刘恒,那手段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别看他表面上云淡风轻、仁义无双,实际上这城府相当深。

从偏远的代地“空降”长安,面对那些老奸巨猾的功臣和虎视眈眈的诸侯,这位看似“柔弱”的帝王,是如何步步为营,最终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的?

这位腹黑帝王又有哪些权谋手段?

“扮猪吃老虎”的隐忍上位之路

被“发配”到偏远的代地,说实话对当时的刘恒来说,滋味可不好受。

那里天寒地冻不说,还时不时要面对匈奴的骚扰,更别提什么锦衣玉食,歌舞升平了。说是诸侯王,其实更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一颗棋子。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远离长安城的勾心斗角,反倒让刘恒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观察,去磨炼自己的心智。他广招贤士,体察民情,暗中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也许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命运会给他开这么大一个“玩笑”。

吕后一死,原本看似稳固的朝堂瞬间就乱成了一锅粥。刘氏宗亲想夺回权力,功臣集团也想分一杯羹,一时间,长安城里暗流涌动,人人自危。

就在这时,远在代地的刘恒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说起来他这个“代王”当得确实有点憋屈,既没有强大的背景,也没有显赫的功勋,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傀儡”人选。

消息传到代地,刘恒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到底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还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心腹们忧心忡忡,生怕刘恒一去不复返,刘恒思索后表示富贵险中求,不去搏一搏,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当然他可不是那种头脑发热就冲动的愣头青,在动身之前,他先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去长安城里
打探消息,摸清各方势力的底细,自己则在代地做足了准备,静待时机成熟。

终于他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这一路走来,可谓是步步惊心。尤其是在到达渭桥的时候,等待他的是手握重兵的周勃。

只见周勃上前一步,语气恭敬地说道:“臣下有几句话,想私下向陛下禀报。”

这明摆着是想给刘恒一个下马威,如果答应了,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皇位是周勃等人“赐予”的,而不是名正言顺继承来的。

但是刘恒却丝毫不慌乱,他微微一笑,表示有什么直说就好,就此就把周勃的企图化解于无形。

进入长安城后,刘恒更是表现得谨慎小心。他没有急于入住皇宫,而是选择住在自己的“代邸”,美其名曰“简朴”,实际上却是为了避免过早地卷入权力斗争中。

更妙的是,面对群臣的劝进,他并没有立即答应,而是以各种理由推辞。这让那些原本支持其他皇子的宗室和大臣们坐不住了,纷纷转而支持刘恒,希望他能早日登基,稳定局势。

就这样,刘恒以其过人的政治智慧和忍耐力,一步步化解了危机,最终成功地登上了皇位。

“腹黑帝王”的权谋手段

刚坐上龙椅,刘恒就发现,这皇帝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那些当初拥立他的功臣们,一个个都觉得自己功劳大过天,整天在朝堂上指手画脚,压根儿就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尤其是周勃,仗着自己是“元老级”人物,更是嚣张跋扈,上朝的时候,那架子比刘恒还大。

刘恒心里虽然不痛快,但面上却不动声色。毕竟现在还不是和这些功臣们撕破脸的时候。

于是他开始不动声色地“布局”,他有意无意地在周勃面前夸奖陈平,说他足智多谋,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而周勃和陈平本来就不对付,这下更是被刘恒挑拨得互相看不顺眼,成天在朝堂上明争暗斗。

刘恒就坐在龙椅上,一边看戏,一边暗中扶持陈平,逐渐削弱周勃的势力。

等到时机成熟,刘恒就找个借口,把周勃给安排回了老家。

当然表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又是赏赐,又是封赏,搞得好像真的是为了周勃好一样。

除了功臣集团,那些手握重兵的诸侯王也是刘恒的心腹大患。尤其是他的那个弟弟-淮南王刘长,更是野心勃勃,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

对此刘恒心里自然也是很清楚,于是他开始想方设法地削弱这些诸侯王的势力。他先是找了个借口,把齐国一分为三,美其名曰“为了更好地管理”,实际上就是为了防止齐王一家独大。

后来他又“导演”了一出“刘长谋反案”,借着平叛的由头,把刘长给收拾了。

当然表面上,刘恒还是表现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又是哭,又是闹,好像真的是被自己弟弟给伤透了心一样。

就这样刘恒靠着自己“腹黑”的政治手腕,一步步扫清了障碍,最终坐稳了江山,成为一位真正的“权谋高手”

无为而治背‌后的帝王雄心

扫清了那些“不省心”的家伙,刘恒总算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他心里清楚,要想百姓安居乐业,首先得让大家吃饱穿暖,这样就不会有心思想着造反。

于是他开始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少收税,少派徭役,让老百姓能喘口气,发展生产。

对于这个政策大臣们表示不太理解,但是刘恒心里很清楚,百姓富裕了,国家自然也就强盛了。

为了表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他从不多花一分钱,妃子们的赏赐也是少得可怜。

大臣们都被刘恒的“节俭”精神给感动了,纷纷以身作则,带头过起了勤俭节约的生活。

当然刘恒可不是真的傻白甜,他心里明白,要想当个好皇帝,光靠“节俭”可不够,还得“仁慈”一点,收买人心。

有一次发生了一场自然灾害,百姓们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刘恒得知后,二话不说,就打开了国库,赈济灾民。

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歌颂刘恒的功德。

就这样,刘恒以“无为而治”的理念,还有“节俭”“仁慈”的个人魅力,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也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估计连刘邦都没想到,自己这个看似柔弱的儿子,竟然有如此手腕,硬是把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还开创了一个盛世。

结语:

都说“伴君如伴虎”,看看汉文帝这手段,就知道这帝王心术有多深不可测了,不过话说回来,在那个乱世之中,要想坐稳江山,哪有那么容易。

汉文帝的“腹黑”和权谋也是为了国家稳定,为了百姓安居乐业。

至少,在他的治理下,西汉王朝迎来了繁荣昌盛的“文景之治”,老百姓也过᠎上了几年太平日子。

所以说,比起那些只会穷兵黩武、祸害百姓的昏君,汉文帝这样的“腹黑”帝王,是不是也算是一种幸运呢?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汉文帝刘恒的治国管理之道》林英

中国知网《被历史低估的汉文帝》陈忠海

中国知网《汉文帝:不做新衣服的节俭皇帝》杨凡,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