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探秘香茗背后的千年芬芳传奇

发表时间: 2024-08-20 10:10

探秘香茗背后的千年芬芳传奇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亚婧

谷帘泉澄澈甘甜,五老峰流云如海,牯岭街绿意盎然。初秋的庐山,依然生机勃勃,吸引中外游客来此游山玩水,乐而忘返。

匡庐奇秀,在于青峰翠峦、云海奇观、银泉飞瀑、奇花异草。而“钟天地之灵秀,蕴山水之华英”于一身的,正是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属绿茶中的一种,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历经1700多年培植提纯,形成庐山独有的茶树品种。庐山云雾茶的制作流程有鲜叶采摘、摊青、杀青、二青、揉捻、挑拣、烘干、提毫等数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让庐山云雾茶有了独特的品质与风味。2013年,庐山云雾茶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暑期不是制茶的高峰期,然而在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九江市庐山捉马岭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治国依然忙碌不已。除了茶园日常管理工作,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他,还忙着培训新一代制茶师傅,其中不乏刚从茶艺技术学院毕业的年轻学生。

“庐山云雾茶在炒青和揉捻环节,有自己独有的手工技法。好的庐山云雾茶,形状似兰花,有豆花香,冲泡后茶汤‘味浓性泼辣’。”陈治国介绍,在中国十大名茶中,庐山云雾茶的炒制温度最高,炒锅温度高达320摄氏度。炒制技巧讲究“多抛少闷”,但这并非一成不变的法则,还要根据鲜叶的实际水分含量等灵活调整。这正是机械化制茶无法取代的地方,也可以体现一名制茶师傅的技艺与经验。

前不久,陈治国带领团队参加了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茶业交易博览会。在他看来,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庐山云雾茶,才能真正实现这一传统名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暑期的空余时间,他会参加各类茶博会,与国内外茶界同仁交流切磋制茶技艺。“我们非遗传承人之间建立了交流群,经常分享各自的心得,从茶园管理到炒制秘方,再到传承非遗技艺,虽然茶类不同,但大家那份对茶文化的热爱与敬畏是共同的。”

几十年如一日,庐山云雾茶制茶人一直精益求精,只为做出一杯好茶。目前,庐山云雾茶核心产区茶园面积有近4.8万亩,庐山云雾茶制作技艺已有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市级非遗传承人10名。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如何让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生机?创新配方和工艺开发茶饮新产品,将茶文化与绘画、舞蹈等相结合创作艺术作品,利用假期开展研学活动,推出一系列茶文化旅游线路……九江市在发展庐山云雾茶产业过程中,努力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引入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还积极探索新的营销模式,让庐山云雾茶一步步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在环庐山地区,一杯香茗悄然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以点茶为例,这种兴盛于唐宋时期的茶艺,如今成了人们追寻“诗和远方”、体验闲适生活的新渠道。景区内、茶馆里、树荫下、清溪旁,人们围席而坐,举盏共饮,一品庐山云雾茶的甘醇,一品“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九江市也深挖茶文化资源,定期举办名茶名泉博览会、手工制茶大赛等活动,不仅展示了庐山云雾茶的独特魅力,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庐山云雾茶的深厚文化底蕴。

手工制茶大赛现场。摄影∣通讯员李美琳

陈治国正在炒茶。摄影|通讯员李美琳

编辑:余礼彬

审签:蒋少征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