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2-07 11:46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经历了艰难的治疗,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疾病,结果过不了几年,复查的时候发现癌细胞又卷土重来了,这个时候,患者和家属往往一脸迷茫,甚至会有些绝望,觉得自己“明明都按时复查了”“生活习惯也改善了”“药也没有落下”,为什么还会复发?
是不是治疗的时候就埋下了隐患?还是说癌症根本就是个“定时炸弹”,根本没法控制?作为医生,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情况,病床前的那些不解和懊悔,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可是在临床上,我们很清楚一件事——肺癌的复发,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很多时候,并不是癌症本身有多么难缠,而是人们在治疗后,忽略了很多关键的事情。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其实在悄悄影响着体内的癌细胞。
它们可能只是暂时被抑制了,或者隐藏在微小的病灶之中,而一旦环境适宜,它们就会迅速生长,甚至比第一次发现的时候更加凶猛。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复发后,短短几个月病情就失控了。
很多人以为,肺癌手术之后,只要切除了肿瘤,就算彻底清除了病根,其实,手术切掉的只是可见的病灶,但癌细胞可能已经扩散到周围组织,甚至是气道深处。
很多肺癌患者术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肺泡的自我清理能力也会减弱,气道的修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果肺部修复得不好,就相当于给癌细胞留了一扇“后门”,它们随时可能借助这个机会卷土重来。
医院里,有一个患者的情况让我印象深刻,他做完肺癌手术后,自我感觉恢复得不错,没觉得有咳嗽、气短等症状,就以为没事了。
结果一年后复查,影像上发现肺部有多个新的病灶,复发比想象中来得更快,医生仔细分析病情后,发现他的肺部自净能力明显下降,术后的气道并没有恢复得很好。
因为术后没有特别关注肺部恢复,他的气道一直处于慢性炎症的状态,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残存的癌细胞很容易找到机会重新生长。
肺部的自我清理机制需要时间来恢复,手术后的肺组织本身就较脆弱,如果长期处于气道炎症状态,或者反复感染,即使影像上暂时看不出问题,实际上已经在为癌症复发创造条件。
很多人不知道,肺癌的复发和骨骼健康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那些接受过放疗、化疗的患者,骨质流失会加快。
医院里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例,有一个肺癌患者,治疗结束后恢复得不错,但两年后开始出现反复的腰背疼痛,开始以为只是普通的腰椎问题,后来检查才发现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骨骼。
他的骨密度本身就偏低,再加上治疗过程中身体消耗大,骨组织更容易成为癌细胞的藏身之地。很多肺癌患者以为,治疗结束后只要按时复查胸部CT就行了,根本不会想到要关注骨骼健康。
但实际上,骨组织是癌细胞容易转移的地方之一,如果不提前干预,比如加强骨密度监测、合理补充钙和维生素D、进行针对性的骨骼锻炼,癌细胞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占据骨组织,等到有症状时,已经难以控制了。
不少人觉得,肺癌术后要“清淡饮食”,甚至有人长期吃素、拒绝摄入油脂,生怕饮食过于“滋补”会让癌细胞生长得更快。但实际上,这种过度控制饮食的做法,反而可能给癌细胞留下可乘之机。
有个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严格执行“清淡饮食”,甚至完全不吃肉,生怕一点高蛋白的食物都会刺激癌细胞。结果没过两年,癌症复发了,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
他觉得自己饮食比别人都健康,为什么反而复发得这么快?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体重下降明显,肌肉流失严重,血液检测发现营养状态极差,免疫系统也变得很弱。
这样一来,身体对癌细胞的抵抗能力下降,即使体内残存的癌细胞本来被抑制住了,也容易趁虚而入。
术后合理的饮食并不是简单的“清淡”就行了,而是要讲究均衡,比如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适量的健康脂肪,同时搭配抗氧化能力强的食物。
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如果仍然维持着不规律的作息,比如经常熬夜、睡眠时间不足,体内的免疫监测系统就会下降,原本可以控制癌细胞的免疫细胞,活性会明显下降。
有一患者,治疗结束后便持续高强度工作,且常常熬夜,如此一来,其白天精神状态欠佳。
表面上看,他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但一年后复查时,医生发现他的癌症复发了,而且比原来的病灶更加严重。
他的血液检测显示,免疫细胞的活性明显降低,这意味着身体在癌细胞重新生长时,没有及时作出反应,最终导致复发。肺癌的复发,不是运气问题,也不是单纯的“体质不好”。
很多人以为,只要定期复查、不抽烟、不吃太补的食物,就能降低复发风险,但实际上,真正影响复发的因素,往往是那些被忽略的细节。
从肺部修复的情况,到骨骼健康,从合理的饮食,到睡眠习惯,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癌细胞是否有机会卷土重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肺癌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曲利.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研究,护理学杂志, 202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