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02 15:37
生而为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一旦过度,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被遮住双眼,看不清前方的道路,知足才能常乐。
老子在《道德经》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是说:最大的罪莫过于放纵欲望,最大的祸莫过于不知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如果能满足于自己拥有的,就会一直感到满足。
东晋时有个叫石崇的,富有,爱炫富。有一次,他和另一个富豪王恺比谁更富。两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直到皇帝赐给王恺一根珊瑚树的时候,石崇见后,竟然拿起铁狠狠地锤砸碎了它。皇帝御赐的,后果可想而知!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过度的攀比只会让人没了理智,最终连累了自己。
生活得再好,总觉得还少点什么,无限放大的欲望是填不满的窟窿,失去亲朋好友的陪伴,甚至失去自己的健康,去追求外在的东西值得吗?
电视剧《欢乐颂》中。樊胜美一个典型的都市白领。她出身贫寒,一心想在上海站稳脚。她拼命工作,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私人时间。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始终感到不满足,总觉得还不够成功。
释迦牟尼王子原本生活在奢华的宫殿里,他看到了人间的苦难后,放弃了王位,出家修行。最终,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为了伟大的佛陀。
这两个个故事启示我们,内心的平和比外在的富有更加幸福!
学会了知足,就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简单而美好。
电视剧《小欢喜》中,方一凡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她呢成绩一般,但是她乐观开朗,她不会因为自己考的不如别人感到自卑,反而用自己的方式感染了周围的人。
知足不是放弃进步,而是懂得欣赏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就像古人所说:“知足者常乐。” 当我们不再被外在的事物所牵绊时,才能真正享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幸福。
总之,欲望是本能,适度的欲望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好,过度的欲望带来的可能只有痛苦和悲哀!
古人说:“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生活,甭总想着做加法,学着做减法,学着知足,以一颗平和的心态看淡得失。
余生,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