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5 17:27
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环节。
但不知各位家长,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当亲朋好友互相走动的时候,家里的孩子,会因为“某人”的出现,变得不安、局促、紧张和害怕。
甚至刚才还好好的,突然晴转暴雨,怎么哄也哄不好。
关于这种事儿,民间有好几种说法。
比如,孩子见到“某人”就大哭,是因为看到了一些“脏东西”。
再比如,孩子对陌生的外部环境或人,感到恐惧,是成长过程中心理产生变化的一种“认生”表现。
但无论有多少种解释,大家也不会把这种现象,和所谓的“欺凌”联系到一起。
可今天我想说的是,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或许在我们未察觉的地方,确实有着隐形欺凌的可能性,而且存在概率很高。
在常规认知里,孩子见到“某人”就变样,大家无非会给其冠上“胆小、认生、脆弱、没出息”等标签。
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是见到特定的某个人,才出现这种反应呢?
原因很简单,孩子一定在这个特定的人身上,感受到了不友好、不自在的恐惧感。
这种“不适”,其实就是“隐形欺凌”。
而春节期间,孩子所能感受到的“隐形欺凌”,一般有两种。
①言语欺凌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很多人坐在一起,就会下意识的把目光投射在孩子身上。
而往往这时,言语欺凌就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慢慢对孩子进行合围。
就比如,有的人会询问孩子的考试成绩,然后打趣几句,以玩味的姿态,再像模像样的鼓励几句。
殊不知,这种言语上的表达,其实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公开处刑,相当于把孩子的自尊心,摁在地板上反复摩擦,最后还觉得这是为了孩子好。
再比如,有的孩子调皮捣蛋,这时就会蹦出一个人,用严厉的目光,恐吓的语气,说几句吓唬孩子的话,逼迫孩子乖乖就范。
殊不知,看似孩子变得听话乖巧的背后,其实是内心深处受到撞击之后的一种无助和逃避。
当然,诸如此类的“言语欺凌”还有很多,就像有的人,会评论孩子新买的衣服、身高、打扮,还有强迫孩子说吉祥话等等。
这些对大人而言无所谓的话语,就像是一把把尖锐的小刀,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留下了一道道伤疤,甚至需要一生去治愈。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直到长大成人后,看到某个人,还是会浑身不自在的原因所在。
②行为欺凌
所谓“行为欺凌”,并不单单指的是孩子遭受到了一定的暴力事件,更多的还有春节期间,一些大人们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困扰。
比如说,有的孩子长相可爱,就会大人们轮番的拥抱、亲吻。
成年人可能觉得这是宠溺、疼惜的表达方式,但是任何遭受到孩子排斥的行为,其实都属于欺凌事件。
还有的人,为了逗弄孩子,会挠痒痒、强迫孩子表演节目,甚至假借“分享食物或东西”,来测试孩子是否跟自己关系亲密、是自私还是大方?
还有的人,故意在孩子面前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吓唬孩子,故意查看孩子的表情和反应。
也许,在成年人眼里,这些可能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可实际上对于单纯的孩子而言,很容易把大人们的每一句话当真,从而影响自己的心情,甚至是心理状态。
而这一切,多数时候,发生在家长们看不到的地方。
甚至有的家长就算看到了,也不为所动,觉得这是自家孩子受欢迎、亲朋好友们开玩笑的方式。
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还会自动与那些欺凌自家娃的人处于同一阵营,让孩子承受一切,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今天我想说的是,请大家提高警惕,对春节那些“隐形欺凌”大声说“不”。
在不少人看来,春节合家欢聚,是美好的节日。
亲戚们,又打断骨头连着筋,就算开点“玩笑”,也不至于上纲上线。
可实际上,若是我们都这么认为,那么不单单是将自己处于卑微的地步,而且还将自己的孩子处于尴尬无助的境地。
之所以这么说,有两个原因。
其一,能够当着家长的面,对孩子进行打压、教育、批评指责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疼爱关心孩子,而是压根没把家长当回事。
这话虽然听起来扎心,但却很现实。
就比如说,换作是名望与财富于一身的亲戚,那么其他人敢在家里对他的孩子品头论足吗?
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千万别觉得对方好心,就让孩子一个人承受风暴。甚至还让对方觉得你们一家都很好欺负。
其二,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上的欺凌,对孩子的内心深处,都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冲击。
这些冲击,可大可小。
小则让孩子的节日情绪,出现跌落。
大则会给孩子的成长和一生,带来难以泯灭的伤痛回忆。
所以为了顾及孩子,我们也应该大声说“不”。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遇到这类情况,直接跟亲戚撕破脸皮。
而是说,我们可以顾及亲情,但一定要保护好孩子。
就比如在一档节目中,傅首尔就曾说过:
她最反对的就是家庭聚会时,人家让她儿子背诗词。
而每次听到这种要求,她都会直接站起来维护儿子说:“我来背,别让我儿子背”。
看起来这种行为,多少有些扫兴。
可实际上,以一种开玩笑的姿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既维系了大家的感情,还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的孩子。
这样做,何乐不为呢?
作为大人,我们常常会觉得孩子啥也不懂。
但实际上,他们也有自尊心,有独立的人格,有他们愿意坚守,以及排斥反抗的东西。
而我们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把这些孩子身上最重要的东西,好好的呵护,贴心的守候。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对于这些“隐形欺凌”行为是怎么看的呢?会维护自己的孩子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