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2-04 15:2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贫血的那点事,真得得看看,大家都知道,贫血就是缺乏足够的血红蛋白,导致身体氧气运输不畅。
很多人都觉得贫血就是脸色差,容易累,没啥大问题。其实,贫血不仅仅是脸色苍白那么简单,它给身体带来的影响简直能“废掉”一半的人。
今天就带大家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看,贫血到底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小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如何提示你需要补血的。
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早上起床,明明睡了8小时,还是觉得整个人被“压在地上”,懒洋洋的动不了。
这是典型的贫血症状之一。贫血不单单会让你觉得没有力气,还是导致你整个人的状态低迷。
其实,贫血引发的“懒散感”源自于血液供氧的不足。当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能量自然就得不到保障。
你甚至会发现,平时的小事,比如走到楼下买个菜,也开始变得力不从心。好像脑袋里没有电池了,身体也像是慢速运转。
尤其是当你已经充足休息后,还感到浑身不舒服、无精打采时,极有可能是贫血在悄悄作祟。
有个统计数据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贫血患者会表现出这种“懒散”的症状,虽然这看起来可能跟“懒”没太大关系,但如果你已经逐渐觉得自己就像是掉进了无底洞,怎么都没有劲,那你应该考虑一下是否是贫血作怪。
一般来说,掉头发是正常的,尤其是在换季或者压力大的时候。但如果你发现自己“洗个头”就能捡一堆头发,甚至梳个头时发现掉了好几根,这种情况就值得警惕了。
这个时候,不是季节变换,也不是“压力山大”,而是贫血的问题。
贫血会导致身体中缺乏重要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铁、锌和其他微量元素。由于身体缺氧,毛囊的代谢也变得迟缓,头发的生长周期遭到影响。
简单来说,贫血让你的头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导致它变得脆弱,提前进入休止期,从而掉发的速度变得惊人。
科学研究显示,贫血和脱发之间确实存在紧密联系,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大多数都有掉发的烦恼。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不明原因地掉发,尤其是与疲劳感、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起出现时,赶紧去查查血,看看自己是不是被贫血坑了。
这种现象叫做“异食癖”,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甚至有点离谱,但这的确是贫血的一个典型症状。
有人会开始突然想吃冰块,有人则会有吃泥土、纸张的冲动。这个看似无厘头的行为,实际上有一定的医学背景。
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往往会导致人体缺乏某些必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当这些缺失时,身体会通过“异食癖”这种方式来补偿缺乏的物质。
换句话说,身体在缺乏足够的铁和其他营养时,试图通过“非传统”的食物来满足需求。这个时候,你要注意自己是否有类似的反常行为。
有研究表明,约10%的贫血患者会在缺铁状态下产生这种奇怪的食欲。
冰块和泥土之类的东西并不会直接补充你缺乏的元素,但它们能暂时“缓解”身体的一部分需求,虽然这种缓解是非常不健康的。
假如你发现自己开始频繁想吃冰,甚至有时吃点泥土啥的,真得引起重视了。
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皮肤干燥是由于天气干燥或者护理不当所致,但其实,这也可能是贫血的一种表现。
特别是在皮肤看起来没什么光泽,摸起来粗糙无比,甚至有些地方开始发黄或者苍白时,你可得小心了。
贫血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皮肤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长时间这样下去,皮肤就会变得干燥、暗沉,甚至出现掉皮、发痒等症状。
贫血时,人体的血流量减少,营养不够,代谢变慢,皮肤无法得到及时的修复和保湿,这样就导致了它的粗糙和缺乏光泽。
即使你在涂抹护肤品,效果也不如以前明显。换句话说,贫血的人就像是一个皮肤“干涸”的人,哪怕涂再多的护肤品,依然显得“干巴巴”的。
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它对皮肤的影响更大。皮肤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细胞不能及时更新,老化现象加剧。
缺铁会让皮肤变得暗淡无光,并且特别容易显现出细小的皱纹和干燥。根据临床研究,贫血患者的皮肤保湿能力较差,湿度常常低于正常值。
你有没有在安静的房间里忽然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或者突然站起来就觉得脑袋一晕眼前一黑,差点摔倒?
这些症状,虽然听起来像是你脑袋坏掉了,但实际上很有可能是贫血在作怪。贫血会影响大脑对氧气的供应,使得脑细胞供氧不足,从而导致头晕、耳鸣等现象。
特别是当你快速站起来,身体还没有适应这种姿势变化,供氧不足的情况就会更加明显。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患者在突然站立时,发生头晕、耳鸣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30%以上。
而且贫血导致的头晕通常会伴随心跳加速、胸闷等其他症状,这些都是贫血影响到心脑血管的信号。
我们知道补血的传统方式多半是吃铁剂或者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但是不是仅靠这些就能有效避免贫血呢?
如何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甚至心理健康上全方位预防贫血呢?这就需要对贫血的预防有更多的思考。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车在前,李英梅,王兰香,等.急诊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贫血特征分析[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3,8(03):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