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白茶购买误区:揭示你可能不知道的骗局

发表时间: 2023-10-04 13:59

白茶购买误区:揭示你可能不知道的骗局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小长假期间,身边很多人饭局不断。

吃吃吃,喝喝喝。

连着胡吃海塞好几顿后,大大增加了胃部负担。

快要收假了,趁着最后几天空闲时间,应该好好调整一番。

饮食上,三餐规律,少油腻,少荤腥。

作息上,早睡早起,少熬夜,消灭黑眼圈。

正餐过后,稍微休息一会。

此时,若是担心“每逢佳节胖三斤”,就别坐着一直吃坚果、吃水果、吃薯片、嗑瓜子、 喝甜品了。

先往茶桌上坐一坐,静静心。

喝两、三杯茶,消食解腻,再好不过。

昨天下午‬还有茶友分享,这次过国庆,他回老家时,发现还剩下了两饼白茶。

打开出来一看,哦豁,竟然是2012荒野寿眉饼。

一打听,这是家里长辈从直播间买来的。

但看到实物那一瞬,他直觉不对劲。

茶梗偏长,等级很差,叶片颜色虽然没有全部黑褐,但整体偏暗沉。

“能不能帮忙分析下,这饼茶的问题出现在哪?”

直播间特价购入,10年陈老白茶大促销,将荒野白茶压成茶饼……

上述关键信息,每一点都极其容易踩雷!

《2》

真正的好茶饼,不需特价甩卖。

受到大环境影响,这两年的直播带货卖茶特别火。

三五不时,总能刷到一个新账号,开启带货生意。

并且,还将带货方向,选向了白茶圈内呼声很高的老白茶。

客观来看,这本身无可厚非。

做生意嘛,买卖自由。

只要合适就买,无可非议。

但从我们了解到的内行信息看,直播间能淘到便宜好茶的概率极低。

又便宜又好,本身就是矛盾词。

一分钱一分货,白茶储存是需要成本的。

买入品质好一些,新鲜度高一些的高山白茶鲜叶,价格更高。

请熟练制作加工白茶的老师傅负责做茶,工价更高。

盖阳光房,购入不锈钢材质的新型水筛,加建茶厂,留出足够宽敞的空间便于茶叶薄薄摊⁧晾,需要不少前提投入。

做出一批茶后,后期仓储也要成本。

建仓库,招仓管,360天控制库房温湿度,严格做到科学存茶要求,密封、避光、干燥、洁净储存……

将一笔笔费用算下来,品质过得去的白茶,价格不会便宜。

虽然,我们不能一概否定直播带货这种模式。

但客观现实是,那些销售量的、经常舍得拿出大批老茶库存低价引流的、月销破万还从来不断货的“老白茶专场”,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背后有猫腻。

《3》

2012年的老茶饼,现在不可能往便宜了卖。

假如这饼白茶年份真实,存到现在,已经是11年陈的老白茶。

转眼间,已经过去了11个春夏秋冬。

在白茶逐渐走红的这些年,能一直舍得“捂盘不卖”,留到现在才开仓分享的10年陈老白茶,极少。

数量少到普通茶客若想花一个几百块的“口粮价”根本买不到。

毕竟,好不容易等了这么久,辛辛苦苦存到现在。

算上过去十来年的仓储成本,再结合近些年的行情价,报价喊到千元以上,才是正常操作。

要是卖家手握大批2012老白茶饼库存,结果却亏本优惠分享。

这样的亏本生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能信。

一旦买入‌手,很容易踩雷。

最大概率是,买到的是做旧茶。​

年份做旧,生产日期胡乱标注成2012年产。

但真实情况却是近一、两年原料刚刚做旧制成。

再退后一步,哪怕从小概率推测,这饼茶的年份信息是真的,没有做旧。

但它也是因为存坏了,或者是一开始就将茶叶做坏了。

作为严重库存瑕疵品,没法通过正价销售。

所以才一再打折,亮出“骨折价”促销。

面对这种不香、不好喝、问题多多的库存劣质茶,不建议盲目入手。

不做旧的老白茶,不等于好茶。

年份真实不做旧,仅是底线之一。

品质到位,才是值得买的好茶!

《4》

再悄悄给大家分享一点只有内行人才知道的茶叶内幕。

买白茶时,真正的荒野白茶几乎不压饼。

因为,荒野茶的产量,实在太少。

荒野的定义,即又荒,又野。

荒野白茶树,类似沙漠的胡杨树,也似茫茫大漠里的孤狼。

零散分布在荒山野岭,远离人烟。

东一丛,西一丛,分布一点也不密集。

采茶时,采荒野茶要付出的人工费,比其它白茶翻好几倍。

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好一会儿。

深山野径,杂草灌木丛生,不通车马,只靠人力前行。

找到熟悉山路的人带队后,跟着众人去采茶。

由于分布零散,采完这边两、三棵,又要转移下一个阵地⁦,再寻下一处目标。

这种不断找寻的过程,采一整天下来,翻遍一个山头,也所获不多,可想而知,荒野白茶的最终产量会有多少!

独立生长,不借助人力帮扶,纯粹靠天生天养的荒野白茶,特点是野劲强,毫香带有非凡的野草、野蕨菜、野蘑菇的气韵,茶汤劲醇,回升迅猛,野韵非凡。

但可惜,这么低的产量,注定是物以稀为贵。

真正的荒野银针、荒野牡丹王等,在白茶圈内价格一直不便宜。

同时,由
于没法量产,也支撑不了规模化的压饼。

哪怕特意定制,将全部的生产线调动起来,只为了压七、八块,十来块茶饼,也不划算。

所以,茶友们在网购买茶时,但凡看到荒野白茶压成的白茶饼,多留心眼。

能不碰就别碰,以免白白交学费。

《5》

提到荒野白茶,圈内还存在一个经典骗局。

“和其它白茶比,荒野茶的典型特征是茶梗更粗犷,看起来品相会比普通白茶差,茶梗会更长一截……”

干茶品相是否精致,与筛选程度相关,此处不再多说。

但用茶梗长短来界定荒野茶,没有半点可行性。

因为这样做,造假堪称零难度。

想要茶梗长一些的“荒野茶”,那可太简单了。

采茶时,多拗一截茶梗只是顺带手的事。

简简单单,就能实现。

市面上大量用料低端的劣质白茶,特征之一就是梗叶粗
糙,茶梗偏长。

大量茶梗超过7、8厘米,用肉眼观察时,还能看到不少“木质化”粗老硬质茶梗。

这种用料粗老的白茶,茶味薄,不耐泡,根本不是好茶。

将“用料粗糙”一跃而上,介绍成荒野茶的外观标志,这期间的差距,千差地别。

用这样的观点去误导人,背后动的歪心思,无疑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和普通白茶比,荒野白茶的外观特殊性‍,在于马蹄节明显。

同时,香气、滋味、韵味,都有不同。

认准浓浓的野劲,才是区分真假荒野的不二法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