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怀庆府之旅:一次穿越历史的印象

发表时间: 2024-12-06 17:05

怀庆府之旅:一次穿越历史的印象

怀庆府印象

怀庆府故地是古黄河在太行山东脚下冲积形成的一片平原,古称“河内之地”。商周时期,这里叫“覃怀”。 “覃怀”隔河与洛阳相望,是西周去往京城大邑商的必经之地。传说怀庆府的寨卜昌古村落就是当年武王伐纣时的驻军之地。

有一条叫沁水的小河流淌过怀庆府,所以这里也叫“沁阳”。但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野王”,“野王”也是西周封国——卫国最后的都城

元代至明清,这里改叫“怀庆”,这也是“怀庆府”名字的历史由来。

怀庆府传统上属豫北,所谓“豫北三府”,共属河内郡,中心在沁阳。把河内扩大到河北,则中心在邺城

“河内之地”的怀庆府地肥土沃,四大怀药——山药、地黄、菊花与牛膝名扬天下。古方名药——六味地黄丸地道药材,就出自于这里。明清时期,这里的商人依靠怀药和铁器异军突起,形成了影响全国的商邦——“怀商”。


(怀庆府药王庙,木牌坊修建于清嘉庆年间。药王庙是怀商祭拜药王和商议大事的地方,类似于晋商的山陕会馆。怀庆府药王庙,是怀商的根儿,也是怀庆府文化的根儿。)

怀庆府清化镇的王泰顺家最为出名。王家以经营怀药和铁器为主,兼采购各地的特产到怀庆府卖出。王家富甲一方,他们在寨卜昌村修建了规模浩大的民居院落。

东西一道街都是王家老宅。北边统一为文宅,门墩石为长方形条石,条石上雕刻有精美的纹饰,如喜鹊登枝、花开富贵等图案。南边一排则统一为武宅,门墩石为圆形石鼓抱鼓石鼓面也雕刻有精美的纹饰,如:一路登科、位列三公等图案。




王家大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豪横,门楼高大,高度达十米左右。左右厢房也是十米高的瓦房楼,后院楼更是高大,也最有特色。后院楼二楼,没有豫北传统的前沿,而是一墙到顶,顶沿由四根十几米高的通天柱高高顶起,给人的感觉就是必须“仰视”,真是“豪横”。倒坐房和东西厢房的窗户下是成条的石板,石板上的图案更是精美。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石头都是王家从山西专门采买的。我感觉与林州刘家大院的石头材质是一样的。



最能代表王家文化的还是大门口的对联。对联也很豪横,全部由五米多高的石头雕刻而成,彰显了怀商的才气与豪气。



一号院的主对联高4米,宽0.385米,厚0.32米,文字阴刻。内容是:“麟史标八叶书香黼黻簪缨荣禄第,龙门衍六经教泽文章礼乐圣贤家”。“麟史标八叶”,《麟史》即儒家经典《春秋》,又称《春秋经》、《麟经》等,是春秋时期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鲁国的重要史实;“八叶”是指孔子《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前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北宋苏辙《春秋集解》、吕本中《春秋集解》、南宋程公说《春秋分纪》。“书香”,以书香润的意思,香为动词,对应下联“泽”字,与下联“教泽”用法相同。“黼黻”,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多引申为文辞华美、才华横溢。“簪缨”,意思是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借以指高官显宦。“荣禄第”,荣禄大夫是古代官职名,一品官职;“第”即宅第。

“龙门衍六经”,隋朝著名的儒家、教育和思想家王通,出生于河东郡龙门县,曾受业于东海李育、会稽夏典等人,研究孔子的“六经”,创作了《王氏六经》,也称为《续六经》。“教泽”指以教化恩泽。“文章礼乐”,指礼乐法度。“圣贤家”,有很高的道德才能的人家。

这副对联的大体意思是,研习《春秋》明大义,以诗书香润富贵门第;熟读《六经》学礼乐,以教化恩泽圣贤人家。

“溯天宝辋川图舂荣大雅,垂永和兰亭序冠冕儒宗”。“溯”,寻究、追忆;“天宝辋川图”,天宝年间王维隐居辋川,在清源寺壁上作画《辋川图》。《辋川图》画面以别墅为主体与中心,向外展开。别墅处于群山的环抱之中,川石起伏,川脚下树林掩映,环绕在别墅周围。别墅里亭台楼榭掩映于群山绿水之中,古朴端庄。别墅外,山下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画面自然而闲适,呈现出悠然超凡的感觉,令人有清新脱俗之感。“舂荣大雅”,是指文章气度雍容,用辞典雅。“垂”,流传到后世的意思。“永和兰亭序”,永和九年,王羲之作《兰亭集序》,并书写。《兰亭集序》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冠冕”指冠帽的总称,又指首位、高官高位,也可形容体面、光彩,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这副对联总体意思应是:回望王维《辋川图》的自然闲适、清新脱俗,要实现文章的雍容典雅;再想想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波澜起伏、盛事不常,去努力成为受人拥戴的儒学领军人物。

这两幅对联,最有王氏家族的文化味道,抬出了王氏家族的三位历史名人——王通、王羲之和王维。


五号院门前的主联高4.25米,宽、厚与一号院对联相同,被专家认定为全国最长的民居石对联。

主联内容是:“门外拥珠旗报国曾持三尺剑,庭前罗玉树传家惟有五车书”。巧合的是,在江西兴国县甘源村的曾氏宗祠也有完全相同的一副对联。“拥珠旗”,珠旗就是珠饰之旗,元王旭《拟刘裕讨桓玄檄》有句“宝剑横乎秋霜,珠旗曳乎明月。”在这里珠旗簇拥,指代威武的氛围;“三尺剑”,因古剑长三尺,所以称为三尺剑。《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谩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后常用“三尺剑”歌咏武力或军队。“罗玉树”,出自典故“谢庭玉树”。玉树,指神话传说中的仙树,也指珍宝制作的树,常借指出类拔萃、优秀出众的子弟。“五车书”,典出《庄子·天下》。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这副对联的大体意思是,门外珠旗簇拥的家族威风,靠的是精忠报国的武功;庭前罗立的优秀子弟,只有靠读书学问来传家。


十字路口东北方位是王家祠堂。祠堂古色古香,满院的石碑与过道内摆放的木质门匾仿佛在诉说着王家昔日的辉煌。

站在寨卜昌村的古民居里,依然可以感觉到王家当年的豪横与繁华。

金元时期,怀庆府作为河内之地的富庶之地,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天宁寺三圣塔洛阳白马寺内的齐云塔一样,都是金大定年间修建的具有金代风格的佛塔,造型美轮美奂


修建于元代的清真北大寺,则见证了怀庆府的繁华。我们说,哪里有回民,那里就是繁华之地。运河边的大名府金滩镇有一座元代的清真寺,洛阳、开封也都有这样的清真寺,也都是繁华之地。

北大寺的东边是一条历史文化名街——汪街,其实叫“枉街”,冤枉的意思,据说与就藩于这里的郑王——朱载堉有关。


明朝中期,就藩这里的郑王——朱载堉,看透了荣华富贵,潜心于数学与音乐的研究,创立了闻名世界的“十二平均音律”。

南陔有风

南陔有风,吹彼苞棘。厥累婆娑,欲静弗得。孝子亲事,当竭其力。父母之恩,昊天罔极。

南陔有风,吹彼桑梓。慕我父母,终身敬止。勖哉伯仲,以及娣姒。恪尔晨昏,絜尔甘旨。

景薄桑榆,日亦云暮。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虽有至乐,宁不深虑。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南陔有风》

这是朱载堉仿诗经写作的《南陔有风》,诗经邶风篇《凯风自南》的味道特别明显。难怪后世的闻一多先生从《凯风自南》中汲取营养,创作出《七子之歌》。

黄莺儿,求人难

自己跌倒自己爬,指望人扶都是假。至亲人说的是隔山话,虚情儿哄咱,假意儿待咱,还将冷眼观。时下且休夸,十年富贵,再看在谁家?

跨海难,虽难尤易。求人难,难到至处。亲骨肉深藏远躲,厚朋友绝交断义。相见时项扭头低,问着他面变言迟。俺这里未曾开口,他那里百般回避。锦上花争先添补,雪里炭谁肯送去。听知!自己跌倒自己起,指望人扶耽误了自己。

十不足

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凌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面南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不是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乐志歌

吾生有志,喜乐林泉。栽花种竹,守分随缘。不敢望声名震地,不敢望富贵惊天。不敢望一言定国,不敢望七步成篇。不敢望王恺有四十里紫纱步障,不敢望刁闲有百万顷玉米良田。不敢望石季伦有珊瑚树高三四尺,不敢望秦始皇琉璃瓦数百千檐。但只愿樽不乏酒,厨不断烟,茅屋不漏,布衣常穿。采樵林下,钓鱼河边,无荣无辱,其乐陶然。吾愿足矣,又何望焉?

这几首近乎白话文的小曲儿,该是作为王爷世子的朱载堉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才悟出的人生大道理。


清朝末年,英国福公司开始在怀庆府修武县的焦作镇建设现代化的釆煤公司。为了把焦作开采出来的优质煤炭运到天津卫,英国福公司又修建了从大名府道口镇到怀庆府清化镇的“道清铁路”。道清铁路与京汉铁路的交叉兴起了一座崭新的城市——新乡,但也没落了卫辉府。现代煤炭业的开釆,兴起了焦作市,也没落了怀庆府。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怀庆府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字义山)的故乡,每读巴山夜雨的诗句,总能望见李义山的身影。

拟一曲《怀庆府凭古》:

三圣寺塔映沁水

十二音律绕怀川

寨卜昌头夕阳斜

覃怀百里药香远


巴山夜雨漫故里

共剪西窗思义山

巍巍太行大河横

声声雁叫洛阳边


于归荑草庐

20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