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紫砂茶壶与茶具: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发表时间: 2025-09-05 14:33

宜兴紫砂由于它独特的成型工艺,使它集陶的造型艺术、书画和雕塑的装饰艺术以及紫砂陶土自然天成的肌理美于一身,成为器型精美、文化内涵深厚的艺术陶瓷。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艺术品。

时大彬 腰圆提梁壶 延安博物馆藏

紫砂壶造型丰富,式样繁多,规格齐全,千姿百态,在我国林林总总的工艺美术品中,恐怕无出其右。与其他古老的艺术品相比,紫砂陶的历史比较短,迄今600年,因为年轻,其他古老艺术品的造型,如青铜器的彝、鼎、尊、爵,古陶中的彩陶、瓿、钵、罐等,秦汉瓦当、汉砖纹样,以及古代器物如秦权、玉器、钟、等,都能被它借鉴引用。

何心舟 秦权壶

也由于它的材质特点,自然界中的物体如莲、荷、桃、柿、松、竹、梅等,社会生活的实用器物如笠、井柱础、斗、升等,也可被其仿形制作,更由于它富含特殊的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的文化人参与设计制作,就使得它有了蔚为壮观的斑斓多姿的形象。

裴石民 柿子壶

紫砂茶壶的造型,基本上是非圆即方,这种“圆”和“方”经过变化、变形、装饰,就大体呈现出花货、光货和筋囊三种类别的造型,即所谓的“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多姿多彩的世界。

周桂珍 集玉壶

紫砂器的分类——茶壶与茶具

一、光器

紫砂光器造型,又称几何体造型,是根据球形、简形、立方、长方及其他几何形变化而来的。光器讲究外轮廓线的组合,并用各种线条作为装饰变化,壶体光洁,表面挺括,线条利落。面、线与角的表现,或粗犷,或丰腴,或刚健,或清秀,呈现出不同的造型和风格,其中又可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

程寿珍 掇球壶

圆器造型讲究“圆、稳、匀、正”,圆中要有变化,壶体本身以及附件的大小、曲直要得当匀称,比例要协调。包括西施、掇球、石瓢、潘壶、仿古、汉扁、莲子、秦权、合欢葫芦、德钟等经典造型,以流畅的曲线和饱满的形态为特点。

顾景舟范曾书画 仿古壶

方器造型要求轮廓线条分明,口盖规矩划一,有传炉、汉方、雪华、亚明四方、僧帽等,以直线和棱角展现刚劲之美,工艺难度较高。

时大彬 僧帽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南京中华门外油坊桥明代嘉靖太监吴经墓中出土的殉葬提梁壶,是我们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的“光货”造型。

吴经提梁 南京博物院

高庄教授与顾景舟合作的“提璧壶”,造型轮廓端庄周正,结构严谨,线面简洁明快,是“光货”中的上佳作品。

顾景舟 提壁套组

张守智教授和汪寅仙合作的曲壶曲线流畅,大方舒展,亦属佳器。

汪寅仙 曲壶

传统品种“石瓢壶”“虚扁壶”,在高度有限的外轮廓线上极尽最大的转换变化,有张力,有精神绝非一般水平的人所能做得出来,亦极为难得。

顾景舟制 任淦庭刻 石瓢壶

在光货上最容易看得出作者水平的高低,同一个造型同一组外轮廓曲线,造型者的水准高低,会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效果。

吴云根 孤菱壶

紫砂界流传着一句话“简约而不简单”,正是被用来描绘紫砂光器造型的。也许“浓抹”可以妖艳,但“淡妆”必须素面绝美才能有所资格。紫砂光器的淡妆素面就是紫砂“裸胎”的表现形式,这种裸胎表现形式最能体现紫砂本质的简朴无华、雍容大气。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一种浓缩,是紫砂本质的精神所在。其上乘之作以“光润、玉韵、素雅”而见长,貌似简单,但相比较筋纹器与花货而言,正是那份简约滋生的大度正统之气。有如帝王之气势,傲然于紫砂艺术之林。

陈用卿款 圆珠壶

紫砂器的分类——茶壶与茶具

二 、花器

把自然界、动植物界的自然形态,用浮雕、半浮雕等造型设计成仿生形象的茶壶,人们称之为“花货”。“花货”是用提练取舍的艺术手段,表现自然形态中富有美价值的部分,并符合功能合理、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实用原则或者在几何形体上运用雕镂捏塑,将自然形态变化为造型的部件如茶壶的嘴、把和的子。

蒋蓉 牡丹壶

仿生类造型,如供春、竹段、鱼化龙、佛手、松段等,通过塑造成型模拟自然形态,生动逼真。

冯桂林 四方竹段套组

如“供春树瘿壶”,据说是借鉴古老银杏树干上的瘿结,捏塑成壶形,这是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一把“花货”。

树瘿供春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

又如,据传为明代时大彬作的“印包壶”,壶体为内结一枚方印,用布包扎,形体饱满挺括,布纹褶裥反映出质感,壶盖是花结的顶端,嘴鋬方形圆角,韵致怡人。

时大彬 印包方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陈鸣远的“南瓜壶”以瓜为壶的主体,瓜柄为壶盖,瓜叶卷成嘴,瓜藤为壶鋬,叶脉藤纹刻划生动,制作精细,雅俗共赏。

陈鸣远 南瓜壶

其他如传统造型“鱼化龙壶”“藕形壶”“松竹梅壶”等,均是花货造型的代表品种。

黄玉麟 鱼化龙壶

紫砂器的分类——茶壶与茶具

三、筋纹器

将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形体分为若干等分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纳入精确严格的设计当中,是筋囊器的基本要求。菱花、合菊、合菱、半菊、风卷葵、葵仿古等,以植物筋脉或几何纹样为灵感,线条规整对称。

顾景舟 合菱套组

“菊形壶”和“瓜棱壶”壶身是十八瓣线条筋纹组成的圆体,盖和口瓣瓣吻合,筋纹表达从盖顶端放射到盖口,再舒展过渡至壶体,直到壶底,贯通一气,瓣面大小如一,腴而不肿,转角钝而不圆,呈现出匀称丰腴的宝相。历史上乾隆年间的宫廷用壶中有过精品。

李茂林 菊花八瓣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筋囊壶的口盖既要吻合又要面面可换,除了制作技巧以外,“样板”的准确非常重要;它是费时费工的制作工艺。全手工成型制作时,其筋纹全是在光圆身筒上压做出来的,现在可用模型挡坯,工艺简单了很多。

时鹏 水仙花六瓣方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王寅春善做多式筋囊器,他的筋囊壶的口与盖的样板很多,他自己说是抗战上海的古董商请外国铜匠配制的。

王寅春 六瓣筋纹茶具

紫砂器的分类——茶壶与茶具

四、提梁壶

提梁壶为紫砂壶中极为重要的一类,历来佳作精品不断,在紫砂成型的难度分类中亦有“一提、二方、三圆”之说,可见提梁壶成型难度之高。“提梁起,掌在手,放得下”,提梁壶也有着特别的寓意。

杨彭年制 陈曼生铭 石铫提梁

提梁壶,从造型来看,有应归于光器的,如曼生提梁、提壁、曲壶、玉璧提梁、此乐提梁等;也有应归于花器的,如松竹梅提梁、五代同堂提梁、梅花提梁、绞竹提梁、松段提梁、荷叶提梁、梅花提梁等;还有归于筋纹器的,如裙花提梁、菱花提梁等。通过提梁设计增加实用性与观赏性,造型多变。

明末清初 提梁圆壶

顾景舟的玉璧提梁,取“提璧壶”之造型,在盖面处作较大改动,作玉璧状,故称之为“玉璧提梁壶”。壶钮造型新颖、颇具新意;壶嘴舒出自然、比例适度;提梁虚实有度、挺括有力;壶身端庄大气、圆中见方。壶肩处有顾景舟亲自铁笔篆刻“孤松宜晚岁 众木爱芳春 戊辰龙年三月”。

顾景舟 玉璧提梁

顾景舟此乐提梁,系顾景舟与韩美林1987年的合璧之作。这把壶的提梁顺壶身较窄的肩部向上渐开,顶部与壶底宽度略同,呈倒梯形,和壶身上下对称。壶身扁圆如鼓,下大上小,既稳固牢靠,又衬托出提梁的气魄。扁圆形盖面,与夸张个的瘦高提梁相互映衬,空间虚白与壶身实体上下呼应,既有形式上的贯气,又有实用上的理趣。

顾景舟 此乐提梁

顾景舟鹧鸪提梁,此壶造型秀美,端庄。以变化提梁的型式及空心盖钮,以虚衬实,塑造了耐人寻味的效果。壶身呈短圆筒状,自下而上逐渐收敛,线条洗练明确,与盖和提梁浑然一体。配以较长的流,更有画龙点睛之妙。底有刻款“相明我兄惠存,弟景洲于沪上,癸亥春月”。字体遒劲、工整。壶为顾景舟八三年所作。

顾景舟 鹧鸪提梁

何道洪的松竹梅提梁,以松竹梅为主题,运用多种泥色和塑、贴、刻等多种技法制成。段泥圆筒壶身,挺括雅洁。壶盖如竹节,贴塑褐色松段作纽,上饰松果数颗,几簇松针。针叶历历,两只刻划细腻的小松鼠戏于其间,生动可爱。

何道洪 松竹梅提梁

汪寅仙的五代同堂提梁,设计灵感来源于“桃子”的长寿寓意,壶身呈一只硕大丰满的仙桃造型,桃子的尖端处理成壶嘴,壶腹塑一弧线,拟鲜桃之纹,别具生机。

汪寅仙 五代同堂提梁

周桂珍的梅花提梁,手法简净而神韵独富。壶身是扁圆形,右侧伸出一枝梅干,左弯形成提梁,而梅稍贴于壶身,枝稍新梅绽开,朵朵饱满,壶嘴是一枝梅干,与提梁相呼应。老梅的雕塑,工写结合,形神兼备,特别是那一朵朵绽开的梅花,饱满得像有水分在流淌,令人感到整个壶都充满勃勃生机,乃一壶在手兴味无穷。

周桂珍 梅花提梁

王寅春的裙花提梁,是紫砂筋纹器的代表作品,器身为椭圆形,下部为六瓣纹饰,凹凸相间,口饰云肩线与腰圆盖板相吻合,盖面贴饰如意菱花,点明主题,中间壶肩处贴饰百结绳纹,将多种技法集于一壶,配以三弯流方嘴,扁方体提梁乘势而立,俏丽俊秀,朴实无华,呈现敦厚、浑朴、融圆。

王寅春 裙花提梁

徐汉棠菱花提梁,参考史上许多前辈制作过的有圆有方的菱花式,徐汉棠将其改成了长方式壶体。以蒲包口形,加上精致的如意图案和跨度适宜的提梁,做工精细,风高韵雅。菱花提梁是汉棠大师一生中最满意的创作之一。有一时期宜兴紫砂二厂的所有广告宣传册都用此壶作封面,香港台湾的一些收藏家对菱花提梁壶的评价亦很高。

徐汉棠 菱花提梁

紫砂器的分类——茶壶与茶具

五、水平壶

在诸多形制的茶壶中,水平壶应有特别的说明。从壶形来说它大多应归类于“光货”造型,但它容量很小,一般只有60-8毫升左右,实在是个微型茶壶,但它偏偏是件实用品,是我国广东福建一带喝“工夫茶”必需的茶具。

孟臣款 水平壶

闽、粤人喝工夫茶,用的是半发酵的青茶,香气浓郁,汤色艳红。其法是在小茶壶内放满茶叶,注入开水,合上盖,再把茶壶放在茶碗或茶海内,用沸水浇淋茶壶的表面,这样冲泡出来的茶叶才更有滋有味,小茶壶在热水中漂浮,端正平稳,不倾斜,故曰“水平壶”。

顾景舟 水平壶

水平壶造型并不繁复,但工艺要求高,即壶嘴和鋬,形式上要协调,且重量必须一致,这样方可在热水中保持平衡。水平壶的壶嘴以直形式嘴为最多。惠孟臣的水平壶为人称道,尤其在日本特受珍爱,后人仿制不断,到目前为止,仍有水平壶壶底署“荆溪惠孟臣制”印章或刻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惠孟臣制”已成为水平壶的一种标识了。因此孟臣壶真赝的识别,成了一个很有深度的课题。

王寅春 水平壶

紫砂器的分类——茶壶与茶具

后记

紫砂壶造型千状万态,是几百年来紫砂艺人毕智穷工、艰苦劳动创造出来的。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也给艺人们创造符合现代人使用和欣赏习惯以及审美要求的造型,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箱练壶”“竹壶”“皮革壶”“时装壶”及各式陶艺壶,融汇了现代生活感觉,给人别开生面的印象。

杨彭年制 陈曼生铭 半瓦壶

朱可心 松竹梅壶

邵玉亭 十六菊瓣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