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奇迹!老年痴呆患者在本市率先找回记忆

发表时间: 2025-02-10 13:52

奇迹!老年痴呆患者在本市率先找回记忆

从我市第一中心医院传来好消息,该院专家团队近日为一位66岁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手术,术后患者记忆力、认知功能显著改善,行走步态明显好转,达到手术预期效果。

众所周知,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是一项全球性挑战,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用于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是一项我国医学专家的前沿创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手术效果明显的特点,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开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了新思路、新希望。


接受此次手术的患者刘先生今年66岁,10年前出现记忆力减退症状,65岁以后病情迅速发展。“前两年开始,他已经不认识女儿、外孙了,和他说话也没有反应。晚上不睡觉,在家里到处摸索,走路、吃饭、上厕所都需要人帮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属向医生描述刘先生的日常情况。家人曾带着刘先生去过很多医院,尝试过药物等多种治疗方式,均不能阻止疾病进展。

今年1月,刘先生一家来到第一中心医院阿尔茨海默病外科门诊,张丙杰主任接诊后,组织该院神经内科、影像科、检验科等进行了多学科联合诊疗。经MMSE(简易智力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估以及脑脊液、血液等专项检查,最终明确诊断为重度阿尔茨海默病。专家们严格论证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1月10日为刘先生实施双侧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这也是我市首次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张丙杰主任说,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是一种微创显微外科手术,以往主要用于治疗淋巴水肿。近年来,该手术由我国神经外科专家首先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手术将颈深部淋巴管与静脉吻合,使淋巴液能够顺畅排入静脉系统,进而提高脑部废物清除功能,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手术中,神经外科专家在刘先生颈部双侧各切开约5厘米切口,在高分辨率显微镜下,利用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技术精确锁定具有回流障碍的颈深部淋巴管及淋巴结,将其与静脉精准吻合,确保淋巴回流顺畅。整个手术历时约4小时。术后第二天已有明显疗效,刘先生行走步态显著改善,能回应问题,还叫出了女儿的名字,说出了家庭住址, 认知功能评分大大提高。术后第三天,刘先生出院回家。目前,刘先生认知及行为改善情况仍在随访观察中。

张丙杰主任表示,一项阿尔茨海默病外科治疗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已经启动,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拟进入该项目,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关知识链接

01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衰退、认知能力下降、语言障碍、行为异常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丧失。国际医学界的共识是大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以及神经炎症反应致使神经元损害,从而引发一系列脑神经功能障碍。目前,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超过5000万,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患病率高达5.7%,患者接近100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为老年性痴呆最主要的病因。

02

如何早发现?

中老年人出现记忆力持续下降或者方向感、语言表达和理解不如以前并有所进展时,最好到医院认知障碍门诊就诊。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除了医学量表、脑核磁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可以在高级别专科门诊应用多探针PET检查和脑脊检测确诊,即使是疾病早期也可以获得诊断。随着血液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未来阿尔茨海默病的筛查、早发现以及疗效评估将更为便捷。对于有明确家族史的患者,特别是60岁之前起病的早发型痴呆也可通过基因检测来排查。

03

有哪些治疗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无法治愈。药物、生活方式改进、认知和行为等康复训练的综合应用是当前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能有效改进患者早期症状并延缓疾病进程,但对中重度患者的疗效非常有限。近年的国际研究发现,β-淀粉样蛋白等大脑代谢废物不仅依赖脑脊液排出,还通过“类淋巴系统”进入颈深部淋巴系统进行清除。然而,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该通路可能因淋巴引流功能障碍而受阻,导致脑内有害物质的堆积。因此,恢复这一排泄路径有望成为新的治疗策略。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手术的核心正是为脑内有害物质的排泄建立了新通道。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