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独家解析:二甲双胍的地位变化及新型降糖方案的优势

发表时间: 2024-12-31 11:23

独家解析:二甲双胍的地位变化及新型降糖方案的优势

作者:黄山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临床药师 芮珉 审核:朱忠华主任药师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由2013年的10.9%增至2019年的12.4%,地区差异较大,也存在民族差异。糖尿病的知晓率(36.7%)、治疗率(32.9%)和控制率(50.1%)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

最近,国内外最新糖尿病指南相继出炉,降糖药物的选择方式更加的合理,下面药师带着大家简单来看看最新指南说了些什么,我们老百姓应该知道哪些?

首先,要重视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高风险人群。最新国内外的研究都表面要关心那些糖尿病高风险的朋友们,就像你关心手机电量一样,关注他们,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前期,就像是爱情的前奏,及时干预可以避免变成真正的“爱情灾难”。⁧糖尿病前期新的筛查标准包括:空腹血糖(FPG):≥6.1mmol/L(≥110mg/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39mmol/mol),如果发现自己空腹血糖高于6.1mmol/L,的话就需要注意了。还有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他汀类药物、噻嗪类利尿剂、抗 HIV 药物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等具有升高血糖风险的药物,这一类患者呢需要关注血糖情况,建议呢该类人群需要进行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筛查。

其次呢,在诊断上,最新指南均强调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重要性,就像是在说,这些数字对你的健康影响巨大,所以要认真对待哦!

再呢就是预防糖尿病和它的小弟们(比如心脏病、肾病)同样重要,这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跑得更远。健康行为也很关键,他们说少坐多动,这就像是一场持续的舞蹈派对,让你的生活活力满满。尤其需要注意“睡眠”与运动、饮食等同等重要——每天至少保证7小时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为宜。

降糖药物的选择可能是最近糖尿病指南更新变化比较大的,在以往的降糖方法治疗特别强调二甲双胍的作用,一般推荐若无其他禁忌症,二甲双胍需贯穿在整个质量过程中,而新的指南强调的更多的是治疗策略的综合性。对于降糖药物的选择首先需要明确是否存在冠心‍病或其高危状
态、心衰糖‏尿病肾病,然后再给予相应的合理治疗。

主要的药物选择方案不再是推荐单药治疗,新的指南提出早期联合是实现早期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对于有冠心病或其高危状态的⁧T2DM患者,首选GLP-1RA(如某某鲁肽)或SGLT2i(列净类药);如果患者合并心衰,首选SGLT2i;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首选SGLT2i,也可选GLP-1RA;有强适应证但不能使用这两类的情况下,应给予二甲双胍治疗。

虽然现在更注重的是综合治疗,但并不是说二甲双胍不好了,相反双胍类药物仍然是糖尿病患者的优选药物。对于相对来说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无超重/肥胖,选择二甲双胍;伴超重/肥胖者,选择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者,选择有肝脏和心血管获益证据的GLP-1RA;单药治疗不达标者,二联治疗选择联合二甲双胍؜等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果2年后仍然不达标,则需要胰岛素的多次注射,选择基础+餐时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等。

还有呢最新的指南在血糖监测上,推荐了最新的药物和高科技设备,比如CGM(连续血糖监测),就像是给你的血糖装上了GPS导航,随时随地都清楚你的血糖状况。

说了这么多,希望“糖友”们可以更了解自己的疾病,更加了解所服用的药物,当然,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控制血糖最好的方法还是去正规医院就诊,如有疑问去找医生药师当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