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探寻儿童发育迟缓背后的四大隐患

发表时间: 2024-11-11 07:11

探寻儿童发育迟缓背后的四大隐患

儿童发育迟缓,一般是指5岁以下儿童在语言、运动、认知、社交、日常活动能力等领域中的2个以上领域比同龄儿童发育明显延迟。明显的表现有:不说话、说话少、说话晚以及仅会仿说,走路脚软、腿软、脚外翻,跑步不稳,跳不起来、跳不高、跳不远,手指捏拿控制力差,蝴蝶手,不愿与人交流、不愿与小朋友们玩、喜欢一个人自己玩,自理能力差等等。

目前,儿童发育迟缓是医院儿科和妇幼保健院诊断出来占比较高的一种现象,儿童发育迟缓面临的风险是将来可能会发展成为孤独症、自闭症,医生一般会建议立即做干预训练,包括家庭干预训练和专业机构干预治疗,更多被推荐的是后者,因为家庭对干预训练了解甚少,亟需专业机构做专业指导。许多家长得知这样的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后,精神都几近崩溃了。那么儿童发育迟缓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呢?

一、儿童发育迟缓发病率普遍提高,大环境已然如此

有调查显示,近年来,全球儿童发育迟缓发病率持续攀升。不知不觉间,似乎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几个家庭中存在儿童发育迟缓的患儿。据调查,大部分幼儿园中都存在若干个儿童发育迟缓的孩子,省级乃至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儿童保健科、发育评测科的门诊排长队现象越来越严重,各地的公立、私立儿童发育迟缓干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大短视频及直播媒体平台涌现出海量从事干预治疗的机构、医生、教师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儿童发育迟缓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发病率在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来自大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


(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1、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沙尘粉尘以及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身体,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水污染。环境污染导致的地下水和地上水均受到严重污染,即使经过净化也难免有杂质,而不干净的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水是生命之源。现在的饮用水过滤器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但存在使用不便、效果不佳等种种问题,无法满足儿童饮用的正常需求。许多家长不惜重金买纯净水和矿泉水给孩子喝,但大多数家庭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

3、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导致气温高的时间越来越多,在高温的环境下,孩子的各项身体机能都无法正常发展。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初期阶段,如果处在一个非常差的环境中,会导致生长发育不正常、不稳定乃至发育迟缓。

(二)加工类食品、防腐剂及塑料食品包装的过度使用

1、加工类食品种类越来越繁杂。食品被加工成了各种各样非原形、非原生态的产品,并且加入了过量的食品添加剂,这些食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垃圾食品。它们虽然口味很好,普遍受到儿童们欢迎,但会造成体内血压、血糖等一系列健康指标的不稳定、不正常,对孩子正常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2、防腐剂的使用过于广泛。为了食品更保质期更长,食品中普遍被加入了防腐剂。这些防腐剂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出来对人体有什么副作用,但长期过量服用防腐剂,无疑会严重影响健康。孩子吃进嘴里咽进肚里的食品,尤其是零食中的防腐剂,经过日积月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不言而喻。

3、几乎所有的食品包装都是塑料的。科学研究表明,塑料虽然方便卫生,但与食物长时间接触后,对人体(尤其是儿童)健康有非常负面的影响。

(三)父母的社会、生理和心理压力过大

1、当今社会,孩子父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太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错综复杂难以应对,人活着真的很累。这导致了父母的基因可能发生了一些有害突变,而父母的变化会通过耳濡目染或遗传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孩子也可能产生有害基因突变

2、母亲在怀胎或生产时,因早产(早产的比例很高,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选一个吉利的日子经常在预产期前做剖腹产,非顺产的孩子没有经过天然的出生挤压,必然地丧失了一次重要的锻炼机会,也会影响孩子的能力发展)、贫血或缺氧等,导致孩子状态很差,借助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生采用注射激素等方法能把孩子保住,但孩子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比正常的孩子差很多。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借助这些医疗手段活下来的,正因如此,新生儿死亡率才非常低。

3、父母的心理不够健康和洒脱,导致了孩子在无形中受到了不良影响,心理发育因此而放缓。一位研究心理学的学者说,心理不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大。父母的心理状况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父母本人有心理问题却不自知,或明知有心理问题还不引起重视,那么其孩子在的身心健康也面临严重风险。我国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还不够,这从心理医生和心理疾病诊所的数量和质量即可看出。


二、父母陪伴和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一)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无知和忽视

1、初为人父母,之前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对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方法知之甚少,没有做好当父母的准备,等到孩子出生了,发现很多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比较迷茫,只能探索、试错,而这种试错的成本是孩子所不能承受的。

2、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必然带来孩子对家长的无视。父母可能原以为培养孩子很简单,自己做自己就好,让孩子看着就好了,他自然会学习的。殊不知,孩子这样会很少关注家长,最后导致孩子见谁都不搭理。

3、家长总是觉得自己小时候父母根本没有管自己,自己也成长得很好,所以天真地以为,根本不用太在意、不用靠家长做特别的教育、培养和帮助。但实际上父母本身在小的时候有成群的小孩整天在一起玩耍打闹,而现在的孩子哪里还有那么多的玩伴了?哪里还有那样的环境了?

(二)父母长时间与孩子的分离,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远

1、有的父亲在孩子出生那天,都无法在孩子和母亲的身边陪伴,直到数个月甚至几年后才见到孩子,从出生起就缺失了父爱对孩子的一生具有极其负面的影响。

2、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请老人帮忙照顾,每年可能只有春节才回家一次,父母没有直接接触孩子的机会和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的条件。

3、父母工作太忙,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有的甚至不到2岁就早早地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这么小的孩子还很难适应群体环境,心理上很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创伤。孩子在最初的几年,非常需要父母的长期陪伴,否则其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三)家庭教育严重缺乏,孩子无法养成良好习惯

1、缺乏运动教育。出于安全考虑,在外面的时候,孩子大多数时间是被大人抱着、领着,长此以往,他便不需要独自行走和跑步追逐。孩子大多数时候都待在家里,家长带孩子出去玩、跑、跳的机会少,神经和肌肉没有被有效激活,导致孩子运动能力差。

2、缺少良好互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与孩子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孩子也越来越少,接触也越来越少。家长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训练过少,大多时候是一味地说给孩子听,孩子很少有机会自己说,因为家长一直在说,孩子也没有必要说了,该说的都被家长说完了。孩子需要打招呼和需要说“你好”、“谢谢”,“再见”等的场景越来越少,家长缺少对孩子进行与人互动的教育,孩子不知道跟人交往和交流的好处,因为他们总是觉得不需要交流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3、习惯养成和自理能力培养缺失。孩子挑食,很多家长就依着孩子,导致孩子食物过于单一,孩子不好好吃饭,就给孩子吃零食,造成孩子更不爱吃饭、营养摄入不足,也没有及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现在的家长大都觉得好不容易有个孩子,都当成了宝好生伺候,不注意培养孩子穿衣、穿鞋、穿袜等自理能力,对孩子太过溺爱,帮孩子包办代办的太多,导致孩子自己不用去做了。


三、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一)独生子女容易被宠爱、溺爱,家长心疼、舍不得管教和约束

1、家长对孩子太过纵容,孩子被娇生惯养,以至于任性耍闹、发脾气、不听话,孩子慢慢就产生了叛逆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大人告诉他的他偏不做。

2、孩子也很无辜,孩子也很有压力。家长面对仅有的一个娃,生怕养不好,有很大压力,老人和孩子父母这两代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一个人身上,一家人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这让孩子压力也很大。孩子想自己独自玩一会儿的时候,发现都没有时间,因为自己一直被大人团团围住,自己想干的事也有很多都大人被抢走代劳了。

3、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对称、不对等,互相重视、互相关注、互相爱才是正常的家庭关系,孩子被灌输了太多的爱,大人很累,孩子不但无力接受,同时也无法反过来给家长相应的反馈。

(二)独生子女缺少玩伴

1、独生子女在家中没有同伴进行竞争与合作,因此缺少竞争与合作意识,很难融入集体。

2、独生子女的儿童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大多数时候只考虑自己,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求。

3、家中没有年龄相仿的玩伴,就没有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环境,渐渐地孩子就认为不需要与人进行交流,交流也没有什么意义,这样语言和社交能力就会发育较慢。

(三)孤单、孤独、没有同盟

1、独生子女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孤单。因为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所以跟别人家孩子建立友谊关系也很困难,加上不同家庭的家长之间本来互相就联系少,所以两个家庭的小孩交朋友就特别不容易。

2、没有同龄人的陪伴,心里会感到很孤独,有好东西和开心的事却没有玩伴分享,有伤心的事也没有同伴去倾诉。

3、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在面对危险和别人欺负的时候,再加上没有好朋友,就会感到特别无助。

四、对发育迟缓儿童的社会支持不够

(一)计生部门、妇幼保健院及医院等机构

1、对新生儿养育的科普不够,产前没有对孩子父母进行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2、未能提醒孩子父母定期及时去给孩子做体检,做体检时也没有告诉家长当前阶段和下个阶段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

3、在给孩子做体检时,大多关注点在按照标准做测评,测评不合格不达标,便给出发育迟缓的诊断,这更多的是给家长带来压力和焦虑。却很少帮家长出谋划策、给出在本院或在家进行训练培养的具体建议,而大多数时候都强调要立即去干预机构做治疗。

(二)幼儿园等教育机构

1、有部分幼儿教育机构不收发育迟缓的儿童,因为这些孩子的照看需要消耗过多的时间,会出现很多麻烦,导致很多孩子需要去离家更远的幼儿园或更贵的私立幼儿园,甚至上不成幼儿园。

2、有的幼儿教育机构收了这些孩子,毕竟收了就有学费等收入,但是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关照,没能较好地培养发育迟缓的孩子融入集体的能力。

3、幼儿教育机构与发育迟缓的儿童家长沟通不够,这样的孩子需要更多地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在家中也进行相应的培养教育。

(三)社区、残联,慈善组织基金心理咨询志愿者组织等

1、公益组织的关爱大多集中到严重疾病的儿童身上,对发育迟缓的儿童很少有做过相应工作。儿童发育迟缓问题亟需社会关注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他们不是一个小的群体,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2、对有发育迟缓儿童的家庭,家长的工作单位和各类组织没有给予相应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如果能做到的话,孩子和家庭将更有可能度过难关,提高儿童发育速度,在5岁前转变为正常的孩子,将来好报效祖国。

3、心理咨询志愿者组织如果能关注这样的群体,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心理援助,哪怕是付费的也是可行的,重点是要让家长知道,他们有心理援助这样一个选项可以选择,帮助他们在最无助的这几年顺利地完成孩子的提升,避免孩子变成自闭症或孤独症,也避免家长和家庭走入不幸的深渊。

以前,我国医疗机构并没有普遍做儿童发育测评,近年来因医疗水平提高,我国逐渐开始采用了国外的孤独症测评表等方法进行检查,所以近年来发现了一大批发育迟缓的儿童。如果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就成了一个严重的未成年儿童健康问题。千万不要等到我们身边发育迟缓的儿童多到数不过来的时候才引起注意,那就太迟了。儿童发育迟缓十分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据调查统计,我国中学生中有抑郁病症的比例已高达30%至40%,这个统计数字太过恐怖,这不能说与儿童发育迟缓没有一丁点关系。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未来,也为了将来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社会各界都应该给予高度关注。

以上关于儿童发育迟缓原因的分析,很多涉及普通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许也与你有关系。也许你多关注一下,就会有很大改变;也许你做出一点点改变,就会让身边的人和家庭少受些痛苦;也许你告诉给你身边的人,就会促进更多未成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