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小知识:食盐的不同选择——加碘盐和无碘盐的差别!

发表时间: 2025-01-26 14:09

小知识:食盐的不同选择——加碘盐和无碘盐的差别!

#头条深一度#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盐是人体必要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电解质的重要食物来源,但年轻人走入厨房后,却对食用盐傻傻分不清楚。

尤其是超市中琳琅满目的盐,无碘盐和加碘‬盐究竟哪一种才是经常炒菜吃的东西?

而且盐里面为什么会有碘?日常吃的时候,选择哪一种才是对的?如何做到因人制宜呢?

一、盐中有碘,用心良苦

今天人们所苦恼的加碘食盐,谁能想到竟然是一群科学家努力了半个世纪的结果。

上世纪50年代,河北地区存在大片山区,由于远离海边又没钱补充营养,这个地区的人严重缺碘。

碘在人体的含量虽然有20~50毫克,但是却对神经系统发育,尤其是甲状腺等影响巨大,就比如在这个河北山区就有许多的大脖子病。

朱宪彝是当时有名的医学专家,他相信能够通过饮食问题解决大脖子病,毕竟当时的民众连饭都不吃饱,怎么会有多余的钱吃药呢。

不过自然环境中严重缺乏碘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将碘安排进入人的正常生活当中?

经过一番研究之后,朱宪彝就将目光放在了无论哪一个群众都会使用的食用盐。

后来经过他的反复实验,加碘食盐的策略大获成功,197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加碘食盐的比例。

直到1989年末,全国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数已经减少到了765万人。

1995年中国正式‬实行普遍食盐加碘,最后于2000年彻底消除了碘缺乏病那既然如此,为何要在有碘盐和无碘盐上纠结呢?

二、碘的危害,过犹不及

俗话说水土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之下,就会形成不同的饮食结构。

早些时候南方地区相对富庶,于是饮食结构以菜饭协调比例为主,对于米饭等食用量明显不如北方,更多时候是以吃菜为主。

而北方不然,由于远离海边,且种植以粮食为主,蔬菜的选择上的非常单一,物品量甚至非常稀少。

由此他们在饮食的结构,只能选择用尽可能少的菜去下尽可能多的饭,于是在这些过去相对较为贫穷的地方,大都会有咸菜这种菜品。

这东西很多人都吃过,给个小丁就可以下一碗饭,几乎不怎么消耗菜品。

但是这也‏就带来更多的问题,那就是吃咸的吃久了,口味就会越来越重。

随着时间的更迭,南方地区炒菜甚至不‬放盐,北方地区的菜品则是大多很咸,往往这种时候,碘就会被一起过量摄入体内。

加碘食盐本质上只是解决了碘来源的有无问题,但由于比例恒定,必然会有一些地区的人摄入过量,也有一些地方的人摄入不足,这也是现在这些科学家所面临的问题。

因为碘摄入过量或者太少,对于身体的危害都是很大的,比如当缺碘的时候,大多会产生大脖子病,但如果摄入过量,则有可能导致甲状腺肿或者是高碘性甲亢。

碘元素进人体之后,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当摄入过量时,却会对智力产生影响。

根据流行病学专家调查得知,根据实地采样调查,高摄入地区的学生智商明显低于低摄入地区。

经过动物实验后发现,碘摄入过量时,动物的脑质量同样有着明显的下降。

最后近些年中国男性生育‌率下降,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话题,但背后居然有碘的作用。

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示,碘摄入过量的时候可能导致男子的精子数量减少。

而且碘摄入过量时,还有可能导致血浆晶体渗透压上升,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百度文库

三、其他食盐的适合人群

所以在一些口味较重的地区,建议无碘盐和加碘盐轮换使用,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通常来讲,成年人每天的建议摄入量是150微克,6到12岁儿童每日建议食盐摄入量是120微克。

结合中国国情来看,大部分人不建议经常以无碘盐作为主要的食品来源,除非是自身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或者是所在地区碘含量丰富。

1、低钠盐

相比较无碘盐或低碘盐,低钠盐应用面可能更加广泛,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但由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维持低钠生活,于是就需要将食盐中的一部分氯化钠替换掉。

于是低钠盐出现了,它简直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骨质疏松患者的福音,在维持基本口感不变的同时,还能够基本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非常适合中老年人。

但是钾原子和钠原子,虽然同样被肾所代谢,但是其排除特性可能会给肾脏招致更大的负担。

换句话说,有可能招致肾脏疾病患者疾病风险加重,进而⁦导致体内钾元素含量升高。

最常见的相关症状就是,心率不齐心率衰竭

由此在当下社会背景之‬下,厨房日常炒菜的时候,还是尽可能建议使用加碘食盐,有特殊病人的情况下,建议咨询相关医生之后再做决定。

2、井盐

有一些厂商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宣传井盐矿物质更多,更加有利于人体这种说法。

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矿井盐相对日晒盐来讲杂质更多,虽然有一定的矿物质成分,但是对人体的帮助实则十分有限,最大的区别仅仅是体现在外观上。

所以想要利用井盐养生的人群,建议慎重选择,如果本身就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还是需要询问过医生之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食盐。

结语

与其说民众纠结加碘盐和无碘盐究竟哪个更适合吃,其实更多是反应民众对于自身安危的担忧。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民众作为被动接受者,只能随波逐流,所以才在食盐问题上计较。

不过不用担忧,新一代的研究学者们正在努力攻克不同地区食盐的需求,相信在未来必然会出现更多功能性更强,注名更清晰的食盐流入市场。

届时食盐的担忧将不再是一个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们家一般吃的是那种盐呢?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碘盐、无碘盐、低钠盐……哪个更适合你家吃?》2024-10-22科普中国

《“加碘”食盐背后是他们长达半个世纪的努力》中国科协之声2024-05-15

点击#头条深一度#,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