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7 09:19
冬天天气寒冷
很多人都喜欢去蒸桑拿
不仅暖和还排毒
不过
去蒸桑拿的同时要注意防范热射病
提问:热射病不是夏天才容易得吗?冬天也有啊?
解答:还真别说,冬天也有可能得热射病!
不信你来看下面这位大爷
↓↓↓
1、双肺全白,竟是蒸桑拿惹的祸
来自浙江杭州的韩爷爷(化名)酷爱蒸桑拿,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
2024年12月的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在午后刚吃完饭就去了洗浴中心。不料刚进去没多久,整个人就昏了过去并口吐白沫,周围人帮忙拨打了120,将他送入医院。
接诊后
韩爷爷意识不清,血压、心率下降,医生们一度怀疑其有肺栓塞或脑梗,于是立即为他进行头颅、胸部CT和肺血管CTA检查。结果一出来,医生们吓了一跳,韩爷爷的双肺全白了!
医生检查后排除了他脑中风和肺栓塞的可能。
那么,什么病能导致这么大面积的白肺?经会诊,最终韩爷爷被确诊为热射病诱发的肺水肿。
那么,什么是热射病?
得了热射病会有什么症状?
热射病
要了解热射病,离不开“中暑”这个关键词,通俗地理解,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根据2019年首发于《解放军医学杂志》网络版的《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指暴露在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
热射病典型症状就是核心温度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
热射病可分为
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
↓↓↓
劳力型热射病
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经典型热射病
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热射病多发于夏季
那冬天为什么也会得热射病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沈凌分析
↓↓↓
韩爷爷入院时降钙素原明显增高,而非感染性疾病导致降钙素原升高的情况有十几种,没有一种和患者的情况相符,反而患者症状与热射病症状相符。
热射病会导致降钙素原增高
主要与机体在热射病状态下出现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以及器官功能损伤等因素相关。
在桑拿房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人体皮肤散热困难,汗液无法正常排出。这时,体内热量大量积聚,即便在冬天,也会出现夏天时常见的热射病症状。
这些人群需注意
患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人群,以及高龄老人是高风险人群,要格外注意,谨防意外发生。
热射病为何又会导致双肺变白呢?
热射病会致患者脱水,而脱水将导致患者血压下降,还会对心肌造成损害,易出现急性心衰。
一旦心脏的泵血功能出现问题,大量血液就会淤积在肺部血管,进而引发肺水肿,本文中的韩爷爷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肺水肿,最终双肺变白。
中暑并非夏季的“专属疾病”
不仅是蒸桑拿
平日里我们洗澡时
也同样要注意防范热休克
2、冬季洗澡、蒸桑拿,谨防“热休克”
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选择进入温暖的浴缸泡一个热水澡,既可以放松身心,又能够驱散寒意。殊不知,这样一冷一热很容易导致“热休克”。
冬季洗澡需牢记
消除环境间的温差:在更衣室(脱衣服的地方)、走廊、厕所等感觉很冷的地方,安装小型取暖器,进入浴室前提前预热身体。
饭后、酒后不要立即洗澡:饭后血液会聚集到消化器官以消化食物,血压会稍稍降低;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在喝酒过程中和酒后的血压会有所下降。此时在超过42℃比较烫的热水中泡澡,可能会出现一时性的血压大幅上升,剧烈波动,导致热休克。因此建议饭后一小时或酒后稍事休息再沐浴。
寒冬洗澡前尽可能告知身边人:发生热休克的早期患者可能有头晕、胸闷、胸痛等表现,此时如果身边人能及时发现,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
最后,督督熊再次提醒
↓↓↓
桑拿虽好,但并非人人合适
有慢性基础病人群务必小心
沐浴泡澡均不宜过久
谨防意外发生
来源 | 国家应急广播、新闻晨报、潮新闻、广东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