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自我价值感提升爱的质量,晓光心理解析

发表时间: 2025-01-28 18:35

自我价值感提升爱的质量,晓光心理解析

体验到“被爱”是人的基础需要,像吃饭、睡觉一样重要,没有就活不下去。所以,没有体验到被爱的人,或童年时没被爱过的人,会创造一些方式来弥补“爱”的缺失——这是我新编心理剧的核心思想(内容来源于授权案例)。


例如:一‮位来访者在人际交往中,特别希望别人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认为这就是“爱她”的表现,如果对方做不到,他就会非常生气,用两种相反的方式来获得“爱”:


一种是通过展现自己的优秀和美貌,同时指出对方的错误、缺点或不好,来贬低对方的价值,好像在说“我这么好,你那么差,你怎么还不来珍惜我啊,你应该把我放在第一位,讨好我才对哦。”


另一种是通过用讨好、乞求的方式,去迎合对方的需要,来获得对方的好感,通过展现自己的善良、体谅、隐忍中带着的委屈,让对方觉得愧疚,好像在说“我都这样牺牲,这样对你好了,你还不爱我,我好可怜啊,都是你的错,你应该把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放在比你重要的位置。”


结果是,人们觉得她太“作”,不喜欢她,她得到的爱更少了,因此很伤心,总觉得世界抛弃了自己。


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委婉地表达,为什么不直接向对方表达自己需要被爱呢?”


她着急的说:“万一说了,被人家拒绝了咋办呀?”


我问:“被拒绝了代表什么呢?”


她回答道:“我会崩溃的,以前谁不答应我、说我不好,我会控制不住地想打死他们……”(严重的羞耻感)


我问:“为什么会失控呢?”


她答:“不知道”


我说:“我们觉察一下:可不可以理解为:​如果‭我表达自己被爱的需要,被拒绝了,就代表我不值得被爱,是我不好,很绝望(这是内心的假设)。”


她:“对对,就是这个感觉,天‪都塌了。”


略过一些交流和讨论的内容……


我说:“你有需要,别人也有需要,别人拒绝我们,也许不是因为我们犯了⁠错、有问题,而是对方更在乎自己的需要,是情景的不匹配——或许在下一次,或者是在下一个人那里,你会被接纳,并与他合作成功,因为你自己本身就值得被爱,只是需要去找到匹配的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这样想,我们的愤怒和羞耻就没那么频繁了,从容和平静会是生活的主旋律……”


之后,我们一起复盘了她的成长史‏,果然,她在整个童年期间都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所以,长大后,她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不自觉地在找寻内心缺失的“父母”(被爱的感觉)。

童年的我们是否‌有被爱的体验

“爱”这个东西,其实你如果相信自己的是值得被爱的,就像付航在脱口秀决赛里说的那样,无论“我”的出身、相貌、学历……总会有人爱我,你就能体验到被爱的滋味,如果你坚信自己不配得到爱,或者不值得得被爱,你就不得不去努力地弥补缺失,即使别人真的爱你,,你得到了爱,都有一种不配得到的愧疚感,会焦虑和内耗,总想着“这是真的吗?”,然后去一次次验证、试探,最后,爱你的人太累了,就不爱你了——行为自证了!你觉得自己不配被爱,导致了没人敢去爱你。


所以,一方面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低价质感、不配得感),一方面又渴望被爱(本能需要),是最难熬的,内耗永无止境。要知道:被爱的关键的不是“有没有人爱我”——这主体是别人,你寄希望于别人一定会失望的;而是“我本身就值得被爱”,然后,我去做一些事情,让被爱的体验发生——这主体是自己,我是自己幸福的承担者。

相信自己本身就值‏得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