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放寒假了!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西安周边冬日宝藏旅行地,非常适合遛娃。不仅有古迹、有美食,还能近距离接触西伯利亚红嘴鸥,小朋友不要太喜欢!玩一圈0元门票,最重要高铁一日游轻松往返。挑一个好天气,带娃去浪吧!没错,这个目的地就是——汉中。
主持人语:栏目苏士澍、陈昀就中国摩崖石刻的时空分布做了较详尽的统计和研究,分析其分布特点,以提高对摩崖石刻内涵的认知,提升保护、展示文物的水平。
在广东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宝镜湾,保存着4000年前南越先民留下的遗迹。其中的宝镜湾摩崖石刻,循着岁月中金湾人的足迹,讲述文物遗址背后的故事。
澎湃新闻获悉,上海图书馆东馆美术文献馆近日上新,以行旅为题,从山川地理的人文视域出发,开启新展“斯文不灭——宋代摩崖石刻里的文字风景”。
这座全世界最大的石佛像,已经在三江之畔矗立了一千多个年头佛,一切觉行圆满者。坐落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乐山大佛正诠释着,他安详的坐在江边,抚慰着苍生,保佑着附近的人们。
5月22日起,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推出《冷历史会说话第七季:书画传习录》,带你走近文房四宝、书画大咖及文化遗迹,通过预告视频+音频+海报的呈现形式,看到一个“笔尖上的四川”,一起谛听天府文脉传承与发展的足音!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沂南县境内的三处摩崖石刻造像, 对于研究沂蒙区域内佛教造像和古时佛教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
编者按沪贵联动系列报道刊发以来,围绕“黄小西,吃晚饭”,向读者介绍了贵州众多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作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地,贵州近年来大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
“当原本用肉眼难以辨识的碑文变得清晰可辨时,我们宛若穿越回数百年前,看着来来往往的文人墨客在崖壁上挥毫……”本届深圳文博会现场,一幅幅摩崖石刻的高清复原图像让观众惊叹,因为这些修复工作都是依托于时下正火的数字修复技术。
海岛游是大连市民非常喜欢的避暑旅游方式,今年,大连市民的海岛游又多了一个新的目的地,就是随着长岛—旅顺 “渤海列岛游”航线的开通,从旅顺直接就可以坐着豪华游船,沿途观赏着长山列岛的美景,约4个小时就到山东长岛,感受不一样的海岛风情和海鲜味道。
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他的“名气”却是因为累累劣迹而来。就在军民呼吁处决孙殿英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阻止了这一行动。
来源:荆门发布 东宝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 (2021年第4号)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严防疫情输入扩散,切实维护全区广大人民生命安全和身...
保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决定在2022年清明节期间对部分墓区道路实... 清明节限行期间,给您的出行带来不便,请您给予理解和支持,公安机关交通管...
饮茶先啦! 清宫皇室对茶叶的消费量巨大,且将茶应用于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清初设置御茶膳房专门打理宫廷日常用茶,各处用茶皆从内务府广储司茶库...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深入人心。其中,“见者好运,佛祖替你挡灾”这一说法,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佛祖的虔诚信仰。
12月19日,为期4天的2024年浙江省消费帮扶宣传月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活动在宁波老外滩拉开序幕。 主会场周围,设有近200个展销摊位的展销市集前人流涌动...
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又名宜兴紫砂壶。 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
2011年,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了一份唐诗前100名的排行榜。那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排名前10的唐诗吧,看看这份榜单你是否认同。
过年回老家期间,我发现村里的大多数老人,几乎已经不再跟兄弟姐妹联系了。父母走了以后,明明跟他们应该更亲密才对,毕竟血浓于水,这是永远都无法改变的,为什么他们却连逢年过节都很少联系了呢?他们的孩子或许还会去看望一下,毕竟是自己长辈,但他们本人却几乎没有任何往来。
祥子,曾是在北京胡同里挥洒汗水的传统车夫,现今却已踏上全新的征程。最近,他在网上发现政府正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以减少都市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