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
2014年,4个农民以8万出售了一面铜镜。6年后,铜镜辗转到一个洛阳男子手里,并以260万卖给一名广东商人,却有人报案说:“他们卖了1000万。”
从前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总会感动,书斋项脊轩在外人看来,是毫无情感的建筑空间,但若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诠释它,又有新的滋味。居室本只是空间,但人在空间里产生故事,故事本身酝酿着居住者的情感,这种空间和人的情感交互,又让空间产生新的意义。空间如此,器物也一样。
金承安二年铜镜,直径 11.1、缘厚 0.2 厘米, 滕州市博物馆藏。金承安四年铜镜 ,直径 8.8 厘米,山东出 土,前齐鲁大学移交,1953 年入藏山东博物馆。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铜镜是古代梳妆的日常生活用品,又是精美绚丽的工艺品,也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极为重要并自成体系的一个门类。它不仅是考古工作者判断墓葬或者遗址时代的一个实物依据,也是博物馆系统在收集、鉴定、陈列中最常遇到的文物之一,更是备受世人关注和收藏的一种文物。
五一节假期出游您可以到各地博物馆看看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华侨博物馆还有泉州市博物馆近日,江苏省仪征市博物馆的"美哉灵鉴--仪征出土汉代铜镜精品展"走进了泉州市博物馆此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周末或者五一假期你都可以去看看这些古代镜子和它们背后的故事有多迷人68面精品古铜镜 带您穿越到战国
2023年的新春大展,南京博物院联合安徽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苏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常州博物馆等长江下游共10家文博单位推出“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用250件展品集中展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阐释长江下游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核。
青铜镜是古代用红铜和锡、铅合金铸制的镜子,是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常备用具,其发展历史相当悠久。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铜镜出现,而后经过商、西周、春秋,在战国得以发展,至汉唐臻于辉煌,又延续至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才逐步被玻璃镜所取代。
马未都是当代著名的藏品收藏家和文化学者,他的藏品涵盖了众多类别,种类繁多,每一件都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即便在如此丰富的藏品中,也能挑选出十件最为珍贵的藏品,它们不仅展现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更是中华文明的缩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些文化瑰宝,感受悠久历史给予我们的启迪。
为确保“五一”假期期间枣庄市境内高速公路安全、有序、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山东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有关规定,枣庄...
EMPHASIS艾斐诗Cosmos「宇」系列18K红纹石、孔雀石手镯 优雅灵动,彰显浪漫自信 EMPHASIS艾斐诗Harmony「合」系列珠宝,甄选源自海洋的珍贵天然贝...
“三高”是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趁年轻还来得及,送你四张“处方表格”,看懂四高、防四高、降四高!
他不是高官显贵,也不是学术泰斗,只是一个普通的酒厂技术员,却用他平凡的双手,托举起了妻子非凡的人生。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疫情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
□ 大河财立方记者 程帅星近年来,中药茶饮、白酒咖啡、茶味啤酒……层出不穷的跨界联名撩动年轻消费者的尝鲜味蕾,也为企业带来巨大声誉和可观利润。
按照传统丧葬礼仪,老人去世以后,在送葬的过程中,必须由长子或者长孙举起引魂幡,走在出殡队伍的最前列,这种仪式叫打幡或扛幡,现在农村的丧葬,依旧保留了这一习俗,而因为打幡的习俗,也带来了不少争议。
哈喽,大家好,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古玩界的那些神秘事儿!都说古玩市场水很深,一不留神就能把人淹成“水下摸鱼”高手。但真相究竟如何?是水深鱼大,还是套路满满?戳进来,一起揭秘!你猜猜,这水到底有多深呢?今日话题:古玩的水有多深?瞬间看明白了网友分享:1. 真假难辨,故事为王!2.
昨日,记者从市交警部门获悉,根据各项统计数据显示,五一长假期间, 旅游客流以 本溪满族自治县沿线踏青为主,通过丹阜高速前往本溪满族自治县 关门山、...
进入12月,上海的“秋景”姗姗来迟。说到上海,大家都会想到上海是长江冲击平原,没有什么高山可以赏秋,其实上海还是有不少小山呢,一点也不逊色。今天小编就给家人们介绍上海“秋景第一山”走红,比佘山更美,内含“世界第一斜塔”,层林尽染,五彩斑斓,超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