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2024年的绿茶在三月份前就已经上市,早春绿茶是否值得一试?

发表时间: 2024-02-29 16:28

2024年的绿茶在三月份前就已经上市,早春绿茶是否值得一试?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三月还没到,但市面上已有2024春茶上市在售。

“喝一口春茶,将2024的春天尝进口中。”

“2024春茶尝鲜特惠分享,直播间限时抢。”

“XX春茶上新,2024当季新茶,抢鲜一步。”

诸如此类的文案,在各大平台频繁刷屏。

昨天有位茶友聊到,他是位浙南人,小时候也帮家里采过茶,印象里没有到三月采不了茶。

现在这些二月份就能早早采下,做出干茶,抢先上市的春茶,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赶早在二月份就能上新的春茶,能买吗?

面对茶友的一​连串问号,背后有不少细节值得分说。

​《2》

现阶段上市的新茶,集中在早春绿茶身上。

白茶、红茶、普洱、岩茶、单丛、铁观音等,距离2024新茶上市,为时尚早。

而这些早春绿茶,具备以下3大特性。

首先,早生品种居多,传统品种少。

茶树品种,几乎是清一色的、经过改良的早生茶。

譬如,乌牛早茶、灵山早茶、宜宾早茶、普安早茶。

一个“早”字,道明了一切。

这些专门选育出来的早生品种,和传统品种比,最大特色就是发芽早、采摘早、上市早。

二月春寒未消,当传统茶树品种还处在越冬期时,这些早生茶树品种已经率先苏醒,长出新芽。

抢早在大部队到来前,占领了早春茶的市场空白。

其次,多产自低纬度地区。

结合地理常识可知,越靠近地球赤道的低纬度地区,终年到头气候温暖。

譬如,海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

它们产出来的绿茶,上市时间普遍比浙江、安徽、江苏等产区要早。

最后,制茶周期不会太复杂。

二月份就能上新的春茶,多数是绿茶。

从采摘到制作上新,周期通常不超过大半个月。

换成武夷岩茶的足火茶,仅大半个时间,连焙一次火的间歇期都不止。

再落实到各家的做茶习惯,快则当年秋冬季能当新,慢则得等到隔年。

就像近期,连元宵节都过了。

但我们相熟的武夷山茶农手里,依旧有部分2023年足火茶才刚焙好准备上新。

论制茶周期性,不可同日而语。

《3》

言归正传,回到正题。

当年2月份就能上市的春茶,能不能买?

得看具体情况。

总之,当你大致了解各地春茶上市时间后,买茶才不会踩坑。

换个简单点的说法。

如果你喜欢喝新茶尝鲜,并且对市面上的早春绿茶颇感兴趣。

想尝一尝乌牛早茶、宜宾早茶究竟是什么样的滋味,少量按“两”买入一袋尝尝鲜,无可厚非。

近期在买春茶时,要分外警惕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别平白花出冤枉钱。

举个例子,近阶段就上新的苏州碧螺春。

写这篇文章时,上网搜索了一番。

轮番输入这样的搜索关键词:2024早春新茶、2024绿茶上新、2024应季新茶。

结果发现,跳出来的相关内容,除了常规的乌牛早茶、灵山早茶、宜宾早春外,还看到了圈内颇有名气的碧螺春。

并且,从关键词内容上,信息量满满。

2024应季/春茶上新/正宗碧螺春/明前特级/当年新茶/苏州绿茶……

扫一眼看过去,相信很多茶客都会联想到,这背后是赫赫有名的洞庭碧螺春。

再一看价格,一袋375克,售价也不过188元。

以这个价格买高等级明前茶,也算实惠。

看到这里,不知内情的新茶友,会选择直接下单。

但大家前别着急盲目冲动消费,再回过头,重温上一段内容。

眼下还没有进入3月,正宗的苏州洞庭碧螺春,鲜叶还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

连茶青都没有采,何谈上新?!

再转念想一下,不难看明白,背后无非是偷换概念。

用便宜的外地早采茶青,再结合碧螺春绿茶的制作工艺,做出来的螺型绿茶。

和产地正宗、风味正宗的苏州碧螺春,完全没有任何关联!

《4》

春茶采摘时间早,不代表品质好。

低纬度茶园,再加上早生茶树品质的推广种植。

两方面因素综合相加,让2月份就有早春茶上市,成为现实。

但采摘时间早,只能反映客观存在,不能代表品质够硬。

身边有位朋友,认真做过对比。

他买了一袋乌牛早龙井,用玻璃杯泡开后,试喝了几次。

得出⁨的感受是,喝不惯。

“现在上市的乌牛早龙井,你别看芽叶都很细嫩漂亮,等级高,但真正喝到嘴巴里,却带有一股偏生嫩的味道。”

“并且,茶水整体偏薄,喝进入嘴巴里的一瞬间,就能知道它的鲜醇实力不如西湖龙井。”

“正月十五刚过,早在半个月前,过年走情访友,各家提来的年货里还有好几盒茶叶没拆开,家里的茶叶根本喝不完,现在没必要着急买新茶。”

朋友的这番总结,不无道理。

凡事讲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早采、早生、早产,未必是好事。

尤其是当这片茶园刚刚萌发,茶芽内在养分物质积累不足,就早早将其采下。

忽略品质,刻意追求极端“嫩采”的春茶,作为揠苗助长的产物,哪里能有好滋味?

茶味薄,香气淡,不耐泡,俨然会成为定局。

《5》

春茶上‬市早,不代表质量高。


什么样的茶才算好茶?这是茶圈内的永恒问题。

回答切入方向有很多:耐泡又好喝的是好茶;茶香清爽,茶味饱满才算优质茶;一流好茶要色香味出众,回味无穷……

但不论哪个角度,都与上市时间快慢没有关系。

某种程度上,做茶是一件精细工作。

看重工艺水准,讲究慢工出细活。

要是单纯为了“抢早市”,人为缩短加工周期。

甚至不惜偷工减料,加快推向市面。

那么,赶工制出来的春茶,核心品质反而会埋雷。

要么‬是茶香受损,⁤香气偏弱。

要么是高温快速炒青时,心急求成,导致买到的炒青绿茶里喝出炒焦的味道;

要么是干度不达标,茶叶只烘干了七、八成,仅是表面烘到位,内部还有大量水汽没烘透,放不了多久就会由内而外,出现受潮变质。

考虑到这点,茶友们在看待春茶上市时间时,不妨多一些佛系心态。

多些耐心等待,好茶不怕晚。

等如同现在到外面的餐厅去吃饭,从下单开始,短短五、六分钟就能端上桌的菜品,基本是预制菜。

要想吃到大厨现炒的菜品,没有耐心可不行。

《6》

前天晚上,约了几位朋友喝茶。

期间有聊到新茶上市的话题。

一朋友直言,他对绿茶不感兴趣。

上市时间是早是晚,与他无关,他仅作为路人旁观。

反正一年到头,他只爱喝武夷岩茶。

提到这,另有朋友补充。

“最近天气特别冷,频频降温,反复倒春寒,这么冷的天可喝不动绿茶。”

“大冷天,还是喝点老茶更舒坦。”

“每年到了入夏,家里才会入点绿茶尝鲜,清新祛暑气,这种二、三月的阴冷潮湿天气,还是煮点老白茶更实在。”

可见,在喝茶这件事上,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每个人的喝茶口味不同,饮茶需求不同。

二月份上新的早春绿茶能不能买,要结合个人饮茶习惯来决定。

喝茶,千万别跟风,也别迷信绿茶应该越早越嫩越好。

不加思辨地盲目跟风,用抢头柱香的心态喝新茶,反而会让自己踩到坑!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