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让父母子女关系走向和谐:秘诀大揭秘!

发表时间: 2025-01-03 20:49

让父母子女关系走向和谐:秘诀大揭秘!

你好呀!我是菁菁。

这两天网上流传着一则视频,是一个妈妈管教孩子,被气的崩溃,把打孩子的视频发到班级群里,从视频里能感受到妈妈的崩溃,孩子的难过,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家庭氛围的窒息。

辅导孩子写作业是真的能让人血压飙升,就连向来好脾气的我,辅导孩子写数学作业,都忍不住想发火。

你苦口婆心的讲,她在那儿抠完橡皮抠手指,训斥两句就眼泪把擦,她还委屈上了。

瞬间暴怒的情绪我能理解,但将视频发到班级群,歇斯底里的质问老师,打骂否定孩子,是真的有点过火了。

这样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创伤,可能需要一辈子来治愈。

前几天在公众号上刷到了一篇文章,里面有句话说的让我感触颇深: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其实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是我为你付出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是我自己。

/

01/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性格方面,若在一个父母经常争吵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孩子可能会变得敏感、胆小。

我现在都清晰的记得小时候父母吵架,摔了一地的锅碗瓢盆,我躲在门口不敢动不敢哭,就那么看着怕着,以至于后来父母声大说话,我都显得很紧张,就怕一地的碎渣。

在亲密关系上,原生家庭也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成长在父母非常恩爱的家庭,那他可能会比较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也容易信任伴侣。

相反,若原生家庭中存在背叛等不良情况,可能会导致这个人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很难建立起信任。

在社交行为⁣上,比如在一个热情好客、家庭成员之间善于交流沟通的原生家庭里长大的人,通常会比较外向开朗,容易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而在一个压抑、家人之间很少互动表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人,可能会在社交场合比较沉默寡言。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真的需要一辈子来治愈。

/

02/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无条件的

记得之前有个小朋友写的小诗《挑妈妈》,曾感动无数人: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特别好想做你的孩子,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一个还未出生的孩子,带着对妈妈满满的爱和对世界的期待降临人间。

在父母眼里需要孩子听话懂事学习好,完全按照自己的调教去成长,希望他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孩子。

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全世界,这份爱无关乎父母的身份、地位、财富。

记得有一次,工作上遭遇重创,我满心疲惫地回到家,瘫坐在沙发上。年幼的孩子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低落,他轻轻走过来,小手捧着心爱的糖果,递到我面前,奶声奶气地说:“妈妈,吃了糖就不难过了。”

那一刻,我眼眶湿润,孩子不会在意我是否在职场上成功,他也不会要求我成为“别人家大人”。

孩子对父母的爱纯粹热烈。

‍/‪

03/能够相互滋养才是最好的相处模式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相处,彼此的状态和成长,是对这段关系的完美见证。

“错的人,相互消耗;对的人,相互滋养。”

在家庭亲子关系中同样适用,与孩子相处的最好方式也该是互相滋养,共同成长进步。

记得以前在网上看过很多陪读妈妈以身作则和孩子共同学习,最后还考上研究生的事。

‎“鸡娃”不如“鸡自己”。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当你当下手机拿起书时,孩子也会爱上阅读,以身作则的影响力,比大吼大叫带来的效果好百倍。

生活充满因果循环,相互照亮往往是幸运轮转的开⁢始。

为什么有些父母苦自己一辈子,却换不来孩子的“反哺”,甚至和孩子成了“仇人”,这就是因为你想用自己的认知束缚孩子,你以为的为他好,不过是把自己的焦虑、恐惧、希望...强行转移给孩子。

这种“压迫式的”教育换不来爱,只能换来矛盾、反抗,甚至成为对抗。

换个角度结果就不一样。

孩子不嫌弃你的窘迫,你也不要着急他的笨拙,你们相互鼓励,共同学习⁨成长,彼此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滋养,成为双向奔赴的情感,这样关系才能稳定长久。

/

人民日报里有一句话很治愈: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父母,没什么资什么太多的文化,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那你就多鼓励他,认可他,多表扬他,多理解他,多支持他。


不要把自己的认知、焦虑、恐惧、 愤怒、委屈强行转移给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其展翅高飞。


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父母一定要多么好一样。

以上,共勉!

作者介绍:

我是菁菁~一个30+的职场宝妈,一手带娃一手成长,每日分享【个人成长+自媒体经验】,让我们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