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等待自尽的三小时:湖南儿子的选择与争议

发表时间: 2024-11-21 19:40

等待自尽的三小时:湖南儿子的选择与争议

| 来科点谱

编辑 | 来科点谱

«——【·前言·】——»

一位八十八岁的老人决然地饮下了整整一瓶农药,以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当家人察觉此事后,竟无动于衷,只是袖手旁观,老人在极度的煎熬与痛苦中奋力挣扎,他们却视若无睹,直至老人生命消逝。

更令人发指的是,老人辞世后,那个由她辛苦拉扯大的儿子,径直将她的遗体送往火葬场火化,待一切结束,竟弃骨灰于不顾,扬长而去。

这位养育了六个孩子,其中五个是儿子的母亲,本应在晚年尽享天伦之乐,被儿子们悉心照料、孝顺侍奉,可为何他们会在老母亲服毒后,眼睁睁看着她在痛苦中挣扎,却不采取任何行动,任其在绝望中自生自灭呢?

刘老太的一生

刘老太的漫长人生,若用一个字形容,那便是 “苦”,她降生于 1926 年,彼时岁月,仅仅是满足温饱就极为艰难,但她凭借着自身的勤劳和努力,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她和刘万胜携手于乱世之中,他们的婚姻宛如一道璀璨光芒,二人相互扶持,共同养育了五个儿子与一个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儿女成群的美满家庭,着实令人艳羡不已。

而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人,1974年,丈夫的意外离世,彻底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宁静,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刘老太一人身上,上有老下有小,六个孩子嗷嗷待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当时,娘家人向她提议改嫁,想着让她寻个可以依靠之人,可她一想到那几个尚在幼年的孩子,心中实在难以割舍,于是毫不犹豫地一口回绝。

为了能让孩子们顺利长大,她不分昼夜地忙碌,白日里于田间辛勤耕耘,夜晚也不得闲,靠着做针线活来多挣些钱补贴家中用度,常常直至深夜,才拖着疲惫身躯停歇。

尽管生活满是艰辛,可这一切并未将她击垮,反倒使她的内心愈发坚韧,她心心念念的,无非是孩子们可以平平安安地成长,到了合适的年纪组建家庭,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为了实现这个心愿,她几乎倾尽所有,在那个年代,娶媳妇要盖房子,这对于一个寡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但她硬是咬紧牙关,四处借钱,甚至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也要为儿子们盖新房,娶媳妇,大儿子结婚时,她几乎拿出了所有积蓄,为他盖了新房,风风光光地把他送进了洞房。

紧接着,她陆陆续续地给其他儿子们都备好了房子,积极地筹备他们的婚礼事宜,望着儿子们一个个都开启了新生活且有所成就,她的心里洋溢着欣慰之情,感慨多年的艰辛努力都没有付诸东流。

但刘老太的舒适日子没能维持许久,伴着年纪不断增加,她的健康情况直线下降,养老这件事逐渐成为困扰她的一大难题。

五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主动承担赡养母亲的责任,反倒像在互相推诿的皮球,最后,他们搞出个看似 “妥当” 的法子:轮流负责,每家轮值一年,这份协议乍一看很公道,实际却潜藏诸多问题。

一年的期限,不长却也并非一晃而过,众多儿媳皆视刘老太为家中累赘,好像她只是来 “占便宜” 的,因而心中愤懑,对她时而冷语嘲讽,时而恶语诋毁。

绝望喝药自尽

到了11年,小儿子刘纯武步入婚姻殿堂,彼时家中已无分文存款,刘老太为保小儿子的婚事顺遂无憾,毅然决然地定下惊人之策:拆除自己居住多年的老屋,将地基拱手相让,以供小儿子建造新房。

她只能在儿子们的家中依次辗转居住,身处儿子家时,她凡事谨慎,时刻担忧会触怒他们,她主动揽下家务活儿,悉心照料孙子孙女,自始至终未吐露一丝怨言。

但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得到儿子儿媳的真心对待,在他们眼里,她就像一个累赘,一个外人。

2014 年,按顺序该刘老太前往大儿子家生活了,她拎着沉甸甸的行李,内心满是憧憬地走到大儿子家门前,而迎接她的却是紧闭的大门,无情地将她拒之门外。

大儿媳不但冲她破口大骂,甚至将她和行李一同粗暴地丢到门外,大儿媳始终固执地觉得是刘老太带来厄运,致使自己丈夫早亡,因而满心都是对她的憎恶。

刘老太被无情地逐出门外后,在风雨交加之中,怀着最后一丝希望,逐一叩响其他儿子的家门,但没有一扇门为她打开,迎接她的只有冰冷的沉默,那一刻,刘老太的心彻底死了。

她的思绪飘回了年轻时候,那时的她不辞辛劳,历经千辛万苦才将五个儿子抚养成人,为助力他们成家立业,她生活极度节俭,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可现今她已步入暮年,得到的竟是这般凄凉的境遇,绝望,悲愤,无助,这些情绪相互缠绕,终是把她击垮得支离破碎。

她哆哆嗦嗦地走回三儿子家,在那间凌乱的杂物房里发现了一瓶农药,她心一横,毫不犹豫地拧开瓶盖,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三儿媳目睹了这一切,却没有阻止,甚至没有表现出一丝惊讶和慌张。

她一脸漠然,只是静静地看着老人在极度的痛苦中翻滚、挣扎,随后,她才慢吞吞地拿出手机联系其他几个儿子,语气镇定自若,就像在提及一件可有可无、根本不值一提的微小之事。

其他几个儿子得知消息后,没有一个人关心老人的死活,他们在意的,只是医药费和责任问题。

“送医院也是白花钱,还不如就这样算了”,“是啊,这么大年纪了,活不了几天了”,几个儿子你一言我语,最终决定,将老人放在村口等死。

就这样,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刘老太在痛苦中挣扎了三个小时,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她的儿子们,则在老人死后,迅速将其送往火葬场,草草处理了后事,生怕惹祸上身。

多子未必有福

在葬礼上,迫于舆论压力,几个儿子披麻戴孝,痛哭流涕,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孝子贤孙,但这迟来的“忏悔”,不过是鳄鱼的眼泪,虚伪而廉价。

真正的孝顺,不是在老人去世后才做表面功夫,而是在老人活着的时候,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陪伴和照顾,物质上的赡养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慰藉同样不可或缺。

小儿子刘纯武在接受采访时,为自己辩解说,他不是不想救母亲,只是村医说“没救了”,他也是为了“不浪费钱”,这种说法,简直荒谬至极。

章金花作为刘老太的侄女,对如此草率的葬礼流程提出了异议,才不过两个小时,就要把人送进火葬场火化,这般行事,真的恰当吗?

她在垃圾堆积之处不停翻找,最终找到了刘老太的遗像,她把遗像死死地贴在胸口,悲痛之情难以自抑,她怎么都参悟不透,这些儿子究竟为何如此心狠手辣,对待母亲像陌生人一般冷漠。

孝道,属于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优良品德,亦是为人的根基所在,我们理当从自我开始,从当下着手,凭借实际行动去弘扬孝道,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安享幸福晚年。

身为子女,赡养老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需得常常回到家中探望父母,多花费些时间与他们畅聊家常,使他们能够真切体会到源自家人的贴心关怀与浓浓温情。

结语

刘老太的悲剧,是一个沉重的教训,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已经不再是万能的。

农村养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我们应该从刘老太的悲剧中吸取教训,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安享幸福晚年。

这不仅仅是为了老人,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今天我们如何对待老人,就是在决定自己将来的命运,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才是人间最美好的景象。

信息来源:湖南都市频道,寻情记:八旬老母服毒自杀 不孝子惹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