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21 08:54
寒冷的冬天,天还没完全亮,54岁的王大姐就已经起身忙碌,准备给家人做顿热腾腾的早餐,她打开窗户,一股冷风扑面而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王大姐转身走向厨房,突然感觉一阵眩晕袭来,她扶住了墙,试图稳住身体,可是,眩晕感越来越强烈,她眼前一黑,重重地摔倒在地。
“妈!你怎么了?”女儿听到响声,急忙从卧室跑出来,看到躺在地上的妈妈,惊慌失措地大喊。
家人迅速将王大姐送往医院,可是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还是没能挽回她的生命。
“为什么会这样?我妈一直都很健康啊!”女儿泣不成声,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医生沉重地叹了口气,解释道:“是脑卒中,冬天这种情况很常见,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信号,不要让悲剧再次发生。”
冬天,气温骤降,脑卒中高发,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个季节更是充满了挑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寒冷的冬天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呢?医生提醒,有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实则暗藏风险。
01
冬天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造成局部或整体脑组织损害的疾病。
根据病理改变的不同,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血管阻塞引起的,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血管破裂导致。
冬季,由于气温骤降,人体为了减少热量散失,体表血管会自然收缩,这种生理反应虽然有其必要性,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却格外危险。
血管收缩不仅提高了血流阻力,还可能引起血压急剧波动,这种波动增加了脑血管破裂和脑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在已经有动脉硬化或血管脆弱的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此外,寒冷的环境还会激活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进一步推高血压,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冬季成为脑卒中的高发季节。
02
脑卒中会有哪些症状?
1、肢体无力
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是脑卒中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患者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的手臂或腿部难以控制,甚至无法站立。
2、言语不清
脑卒中可能会影响控制语言的脑区,导致患者说话含糊不清,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听不懂他人的话语。
3、面部麻木
脑卒中患者的面部肌肉可能会出现无力,导致嘴角歪斜,或者是一侧面部感觉麻木。
4、视力障碍
包括视物模糊、看到重影,甚至出现短暂性失明,这些都可能是脑卒中的警示信号。
5、剧烈头痛
脑卒中可能伴有突如其来的剧烈头痛,特别是在出血性脑卒中中更为常见,可能还会伴有恶心、呕吐。
6、平衡失调
脑卒中可能会影响到控制身体平衡和协调的脑部区域,导致患者走路不稳,容易摔倒。
7、意识障碍
包括昏迷等严重症状,这是脑卒中中较为严重的表现。
03
冬天再冷,也千万不要做这5件事
在寒冷的冬季,为了预防脑卒中等严重健康问题,下面这几种常见的行为需要特别避免:
1、过度保暖而忽视通风
冬天虽然寒冷,许多人选择密闭空间并且使用暖气设备来保持温暖。
然而,过度保暖而忽视通风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缺氧环境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为了维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与健康,应该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也不应该忽视这一点。
2、猛然起床或进行剧烈运动
早晨,人体的血压自然较高,这一时间段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如果在起床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血压可能会急剧上升,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在起床后先在床上平躺几分钟,进行简单的伸展活动,逐渐唤醒身体后再缓慢起身,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更加重要。
3、忽视身体保暖
寒冷天气使得血管容易收缩,血压容易升高,对心脑血管健康构成威胁。
特别是头部、颈部和脚部的保暖尤为重要,应该穿戴帽子、围巾和保暖鞋袜,尤其是在外出时,避免寒冷直接刺激血管。
4、饮食过油过咸
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往往倾向于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抵御寒冷。
然而,过多的油脂和盐分摄入会导致血脂和血压升高,对心脑血管造成额外负担。
应该保持饮食平衡,多吃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取优质蛋白质和全谷类食物,保持低脂、低盐的饮食习惯。
5、忽略身体信号
冬季不应该忽视任何不适的身体信号,比如头晕、头痛、胸闷或四肢麻木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警告,及时就医检查可以有效预防严重后果。
保持与医生的定期沟通,进行规律的健康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脑卒中并非遥不可及,它可能就潜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经意之间,冬天是脑卒中高发季,我们应该更加注意身体的保暖和健康信号,避免过度劳累和突然的温度变化。
让我们珍惜生命,关注健康,从现在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CQTV安全与法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