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关于痛风治疗的误解与真相,医生的解答来了

发表时间: 2025-02-08 16:33

关于痛风治疗的误解与真相,医生的解答来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痛风这个毛病,听着挺吓人,但真要聊起来,大家都知道点啥?

无非就是吃海鲜、喝啤酒会让尿酸升高,尿酸高了容易结晶,结晶跑到关节里就开始折腾,脚趾、膝盖、手指头轮流遭殃,一碰就疼得呲牙咧嘴。

可偏偏有人说,痛风根本不用治,只要管住嘴,尿酸降下来就行了。这听着好像有点道理,可真是这么回事吗?

真相一:痛风不治疗,不是误诊,是拖着等爆发

有些人觉得,痛风发作的时候疼得受不了,但疼几天就过去了,之后不疼了,日子该咋过还咋过,根本不用治。

这个逻辑看似合理,实则非常危险。痛风可不是“普通疼痛”,它的本质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里作妖。

而这些结晶,并不会因为疼痛过去了就自动消失,它们只是暂时“潜伏”起来,等到时机成熟(比如熬夜、吃了一顿烧烤喝了几瓶啤酒),又会冲出来搞事情。

有研究发现,超过60%的痛风患者,在首次发作后1-2年内会有第二次发作,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复发的频率会越来越高。

最开始是一年疼一次,后来可能变成半年一次,三个月一次,到最后,几乎天天隐隐作痛,根本没有“缓解期”可言。

更严重的是,痛风长期不管,尿酸盐结晶不只是喜欢跑到关节里,它还会去肾脏“安家”,慢慢形成尿酸结石,到时候连肾功能都可能出问题。

有一项医学统计显示,40%以上的痛风患者,同时存在肾结石,其中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出现了肾脏损伤

等到查出来,往往已经到了肾功能下降的阶段,这时候再想补救,就难多了。

所以,痛风发作时,不光要缓解疼痛,更要从根本上降低尿酸水平,让这些讨厌的结晶彻底“消散”,否则每次发作都是在“积累伤害”,一天不管,隐患就在加深。

真相二:痛风不是“吃出来”的,光靠饮食控制没用

说到痛风,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少吃点海鲜、啤酒、红肉”。

没错,饮食确实和尿酸水平有关,但问题是,真正“吃”出来的痛风,只占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人的尿酸超标,和代谢有关,而不是光靠吃喝就能决定的。

人体内的尿酸来源,80%是身体自己合成的,只有20%来自食物。

也就是说,就算一个人天天只喝白开水,吃素菜、啃青菜,他的尿酸依然可能超标,依然可能痛风。

更何况,很多人有遗传因素,比如家里有人痛风,自己得病的概率就比普通人高出几倍,这种情况下,就算再注意饮食,尿酸也不会降到安全范围。

有一个数据挺吓人,70%以上的痛风患者,即便严格控制饮食,尿酸水平依然没有降到正常值。

这说明,光靠不吃高嘌呤食物,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真正关键的是提高尿酸的排泄能力。

正常情况下,尿酸应该通过肾脏排出去,但痛风患者的尿酸排泄率往往比正常人低,导致尿酸在体内越积越多,最后沉积成结晶,扎进关节里引发炎症。

所以,管住嘴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想办法“赶走”尿酸。

增加饮水量,每天保证2000-3000毫升的水摄入,促进尿酸排泄;适当运动,提高肾脏代谢能力。

有需要的话,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降尿酸药物,让尿酸水平真正降下来,而不是光靠饿肚子来“控尿酸”。

真相三:痛风药物不是“吃一辈子”,但该吃就得吃

很多人对痛风药物有误解,觉得“吃上就停不下来,一吃就是一辈子”,所以能拖就拖,实在疼得受不了才吃几颗止痛药。

这种想法,不仅害了关节,还可能让病情恶化到不可逆的地步。

痛风的治疗,分成两个阶段——急性期控制疼痛,长期管理尿酸。

急性发作时,止痛药确实能让疼痛快速缓解,但这只是“救急”,根本不能解决尿酸结晶的问题。

真正想控制痛风,必须让尿酸水平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一般是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而对于有痛风石或者肾结石的人,尿酸最好降到300μmol/L以下。

降尿酸的药物,比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吃一辈子。

如果尿酸长期稳定,病情得到控制,医生会考虑减少剂量,甚至停药。

但问题是,很多人觉得药吃几天尿酸降下来了,就擅自停药,结果过段时间尿酸又升高,导致痛风反复发作,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有一项研究发现,50%以上的痛风患者,错误地中断降尿酸治疗,结果在1年内复发。

相反,那些坚持规律服药的人,痛风复发率下降了80%,并且大多数人在几年后可以逐步停药,保持正常的尿酸水平。

所以,痛风并不是“一治就停不下来”,而是控制住了,就能减少依赖,关键是得先把病情稳住,而不是等到疼得受不了再临时抱佛脚。

痛风患者的尿酸正常了,是不是就不会再发作?

很多人觉得,只要尿酸降到了正常值,就等于痛风治好了,今后可以随便吃喝,不用再管。这种想法,可能会让前期的努力全白费。

痛风的核心问题,不只是尿酸高,而是体内已经形成的尿酸盐结晶。

即使尿酸降到了正常值,这些结晶也不会立刻消失,它们可能还会在关节里潜伏一段时间,甚至在尿酸稍有波动时重新引发炎症。

研究表明,尿酸恢复正常后,体内的尿酸盐结晶至少需要6-12个月才能逐步溶解,而对于病程较长、关节里已经有痛风石的人,完全清除结晶可能需要2-3年。

在这期间,如果放松警惕,随便大吃大喝,尿酸一旦反弹,之前潜伏的结晶又会重新活跃,导致痛风复发。

所以,就算尿酸正常了,至少还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半年到一年,让结晶彻底溶解,避免痛风死灰复燃。

等到后期尿酸长期稳定,没有痛风发作,才可以逐步调整饮食,适当放宽限制,但也不能完全放飞自我,否则就可能重新回到反复发作的老路上。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张欣怡.北京城区男性饮酒行为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关联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