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专家解读:中高风险区的划定依据与如何解封

发表时间: 2022-11-02 15:34

专家解读:中高风险区的划定依据与如何解封

近期,福州划定多个中高风险区,引起了市民广泛关注。

高风险区如何划定?

如何才能降成低风险区?

区域内的居民应该注意什么?

对此,疾控专家表示,目前是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对来划分中高风险区,以及施防控措施的。

专家提醒,当前福州市划定多个中高风险地区,市民朋友出行尽量避开相关区域,非必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同时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减少流动、少出行、不聚集,倡导居家办公,进一步降低社会面传播风险。

高风险区: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划定标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

防控措施:采取区域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解除标准: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验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防护须知:居民要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居家开门取物品、扔垃圾等环节应规范佩戴口罩,清理垃圾时将垃圾袋扎紧封口,外表消毒后置于门口;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必要时进行消毒;保持良好心态, 不焦虑、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同时保证营养充足,宅家也不要熬夜,要保证睡眠质量,提高自身免疫力

中风险区: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划定标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风险区域范围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划定。

防控措施:采取管控措施: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解除标准: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

防护须知:居民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错峰取物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离;收取快递或物资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尽量不带入室内拆封,并对外包装做预防性消毒,拆封后的外包装放入集中收集点;进行核酸检测时,应服从安排,全程佩戴好口罩,严格保持1米及以上距离,并避免触碰外界环境。严禁在区域范围内任何场所进行聚众打牌等聚集性活动。

延伸:

红码转码规则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住院期间红码,出院后7天内黄码,出院后满7天转绿码。

初筛阳性患者、疑似病例:复核排除后转绿码。

密切接触者:第1天至第7天红码,第8天至第10天健康监测期间为黄码,满10天且核酸阴性转为绿码。

次密切接触者:脱离最后一次接触后,满7天且核酸阴性转绿码。

高风险区域人员:高风险期间为红码。高风险区域调整为中风险区域后,中风险期间为黄码,风险区域解除后转绿码。

中高风险区域旅居史外溢人员:离开中高风险区域后,满7天且核酸阴性转绿码。

省内入境人员:第1天至第7天红码,第8天至第10天健康监测期间为黄码,满10天且核酸阴性转绿码。

省外入境人员:第8天至第10天黄码,满10天且核酸阴性转绿码。

如果您有健康码转码方面的问题,可以拨打福建健康码咨询热线4006661331进行咨询。


N健康福建 海都记者 林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