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深度解析:医美焦虑如何被贩卖?

发表时间: 2025-01-26 16:50

深度解析:医美焦虑如何被贩卖?

在追求美的路上,风险如影随形。

去年12月,浙江宁波21岁女孩小吴在一家整形医院进行隆鼻手术后,因肺部感染不幸离世。尸检鉴定结果显示,隆鼻手术后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发全身多部位出血、伴双肺重度肺水肿及显著的肺出血,最终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这起悲剧再次为医美行业敲响警钟,让人们对医美安全问题高度关注。

尽管医美事故频发,但医美市场依旧热度不减。

2024年,医美行业持续扩张。全球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约54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接近94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0%。而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医美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就已接近100亿美元,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从消费数据来看,医美需求日益旺盛,2024年1-9月,美团平台上新开医美机构近3000家,同比增长38.5%。

近一年,无创抗衰、水光补水、注射塑形的线上交易年增速超过110%,约84%的医美需求集中在维养与抗衰类项目。每位用户一年平均在医美领域花费约为1.5万元,87%的用户有线上购买医美产品的经历。

医美行业的发展历史久远。

公元前400年,古印度医学之父萨姆海獭提出用鹅皮进行鼻再造手术,这或许是医疗美容的雏形。在我国的古籍中,也能找到类似唇腭裂修补手术的记载。

1916年,英国医生哈罗德吉利斯为在海战中面部损毁的士兵进行皮肤移植,开启了现代整形的历史。一战后,他和团队救治了5000多名面颊缺损的士兵,因此被誉为现代整形之父。

1929年,我国第一个整形外科门诊在上海开设,中国现代整形史就此拉开帷幕。

不过,过去的整形多为开刀手术,属于临床医学范畴,而如今的医疗美容,动机与纯医学有本质差别,且非手术类医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已像剪头发一样,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随之带来了诸多问题。

当前,医美行业仍然存在不少乱象。

虽然行业在发展,但不规范的现象依然突出。

据相关统计,在医美机构方面,不合规的情况较为严重。2019年我国合法医美机构约1.3万家,而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超8万家,占比高达86%。在合法医美机构中,还有15%超范围经营,留给消费者的正规选择并不多。从专业人员角度来看,医美行业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为38343名,但卫健委统计年鉴显示,整形外科专科医院医师仅有3680名,十个整形医生,九个不专业。机构不合规、医师不专业,导致医美机构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

除了机构和人员问题,医美项目和耗材也存在隐患。比如前几年备受争议的小腿肌肉阻断术,缺乏科学依据和循证医学证据,会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医美耗材方面,大量假针剂和非法医美设备充斥市场。

2019年市面上流通的针剂正品率仅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有一针正规针剂被打进身体,就有两针水货和假货同时被注入消费者体内。美容设备同样如此,在占比86%的非法医美机构中,九成以上的医美设备都是假货。

消费者去消费,轻者没有效果、损失钱财,重者造成永久性伤害。

医美行业为何如此火爆?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图像化表达成为人们展示自我的重要方式,高颜值成为普通人获取自信和关注度的快捷途径。自媒体、泛娱乐产业的兴起,也让外貌的商业价值愈发凸显,网红赚钱快,脸和身材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

手机摄像头和滤镜修图软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实验表明,能选图和修图的一组心情更好,但想去做医美的倾向也增加了。修图软件让人们看到更美的自己,也感受到了获得赞美的美好,此时若有人说能让自己真的变成修图后的样子,很难不心动。

此外,医美机构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也让人难以抗拒。在我国医美机构的成本结构中,获客营销占比最高,达30%-50%,这种力度的广告营销,加上移动互联网制造的焦虑,让消费者纷纷走进医美机构。

从性别角度看,做医美的人群以女性为主,占比约90%。社会对女性外貌的评判标准较高,被评价丑的女性有外貌焦虑⁢,想变美;被评价美的女性也有外貌焦虑,想维持美。

不过,近几年男性做医美也逐渐火热起来,2021年男性用户的增幅是女性的六倍。商业社会的发展,让部分男性从只看重经济能力和工作能力的价值观中解放出来,选男朋友也开始看脸了。

面对医美行业的种种问题,相关部门一直在加强监管。

2024年,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在项目规范上,对于一些存在风险的项目进行严格管控;在广告方面,进一步规范医美广告,避免虚假宣传和制造容貌焦虑;在打击非法医美产品上,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同时,也在积极培养专业人才,2021年初,教育部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在临床医学下设置医美相关二级学科,为行业输送专业力量。

医美热在短期内恐怕难以退潮。

互联网让人们在追求群体统一‭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外貌焦虑。

每个人的长相与标准长相都有偏差,这种偏差会带来恐惧心理,叠加社交因素,就产生了外貌焦虑。为了迎合流行审美,人们对自己下手,医美行业也因此兴起。

但审美的流行是一个暴力的过程,强行切削成千上万人的差异之处,而人们为了迎合审美对自己下手,也是一种自我压迫,符合绩效社会中扩张型暴力的论断。

只要媒介存在,外貌焦虑就会存在,医美行业也将持续发展。

医美行业在为人们带来美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风险和问题。

我们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理性,谨慎选择医美机构和项目。

希望医美行业能在监管下更加规范,真正为人们带来安全、可靠的美丽服务。

对于医美行业,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字来源@ 虎嗅APP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