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2-07 14:30
小丽今年30岁,最近一段时间他和朋友一起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甲状腺有结节,之前没有什么症状就没有发现。
由于害怕自己这个疾病比较严重,就想详细的检查一下。
但医生认为甲状腺结节性质不明,要用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来查看一下肿瘤的性质。
可是小丽听到要做穿刺活检非常的害怕,万一自己的肿瘤真的是恶性的,那做了穿刺活检不就把癌细胞弄散了吗?
想到这儿小丽非常的担心,不想做穿刺活检。那么小丽的担忧是正确的吗?穿刺活检到底会不会引起癌细胞扩散?
我们听取医生的话,从专业的角度来了解一下!
穿刺活检是一种在超声或者CT的引导下,将穿刺针精准地插到我们身体病变的位置,获得少量的组织样本,通过病理检查来明确身体病变的性质。
穿刺活检也分为粗针穿刺和细针穿刺,如果用粗针穿刺的话,获取到的组织就会多一点,可以做免疫组化、病理分型等详细的诊断。
如果用细针穿刺的话,获取的组织就会少一些,经常用于判断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那么它可以诊断哪些疾病呢?比如说甲状腺结节性质不明确的时候,可以通过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可以筛选手术的人群。
或者说肺部CT发现占位性病变,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来诊断;以及医生如果担心患者有乳腺癌或者肾脏疾病,都可以用穿刺活检来帮助诊断。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拒绝做穿刺活检呢?
很多人可能认为自己一旦做了穿刺活检,就等于自己患得疾病非常严重,产生一定的恐惧和抗拒的心理。
其实做穿刺活检并不代表病情严重,只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目的就是为了明确我们身体病变的性质,并不意味着病情严重。
很多时候医生单单靠症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是无法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的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还是需要通过穿刺活检来判断。
像小丽患得的甲状腺结节,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来判断疾病的性质。
如果患者穿刺结果是良性病变,也就是甲状腺良性结节这种疾病,经过简单的治疗就可以痊愈,并不严重。
只有少数情况下穿刺结果才会显示为恶性肿瘤,所以说穿刺结果只是一种诊断的方式,医生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而制定的治疗方案。
当然,这份恐惧除了害怕患得癌症之外还有的是害怕疼痛。在进行穿刺活检的时候,医生需要将穿刺针插入患者的病变部位来获取组织样本。
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害怕,本来对疼痛就比较敏感,这在平时生病打针时就可以体现出来。
如果把穿刺针插入身体里面获取组织样本那花费的时间更长,他们就会有更加强烈的恐惧心理,担心承受不了这样的痛苦。
而且一些人看到穿刺针就会紧张、焦虑,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晕针的反应,这也使他们对穿刺活检非常的害怕。
另外穿刺活检其实有一定的风险,医生在和患者进行沟通时会和他们讲述。
穿刺活检可能会引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那么对于身体状况不良好或者说本身就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他们担心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损害身体的健康从而加重病情,所以会拒绝进行穿刺活检。
其实很多人拒绝穿刺活检,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害怕导致癌细胞扩散,认为穿刺针在进出自己身体的过程中会沾染癌细胞,从而导致癌细胞沿着针道种植转移。
其实,专业人员在临床实践来看穿刺活检,导致癌细胞扩散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首先,现代医院的穿刺设备和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医生能够在高精度的影像学设备引领下精准的将穿刺针送到我们身体目标部位。
这在最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癌细胞被带出的可能性。
比如说本文的患者小丽,医生在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进行穿刺活检,这个过程中医生其实可以清晰地看到穿刺针的路径。
从而避开身体的大血管和重要的神经,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癌细胞被带出的可能性。
另外,癌细胞的扩散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发生的,想要癌细胞进行扩散就需要突破人体的多重防御机制,在新的部位存活下去并增殖和建立血供。
如果仅仅是通过穿刺针带出的少量癌细胞,是很难在新的组织环境中稳定住的
而且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因为穿刺活检而导致癌细胞扩散的案例几乎没有,所以说大家可以放心。
虽然说穿刺活检是比较关键的医学检查手段,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医生获得患者病变部位的信息,以此准确的判断疾病。
但是想要保证穿刺活检顺利的进行并且降低其风险,还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手术前要有所准备
手术前医生应该详细地询问患者身体的相关情况,掌握患者从前的患病事、手术史、过敏史等等。
患病史里面可以了解一下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这一类的基础疾病,这对患者做穿刺活检的风险和制定适合他们的手术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血压控制不好的话,手术中出血的风险就会大幅度的增加。
如果说有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也要提前的调整用药,避免在手术中止血的时候出现问题。
另外患者也要接受对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等一系列疾病的检查。在检查血常规的时候,医生可以检查患者体内血细胞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者贫血的现象。
检查凝血功能可以判断患者的止血能力,以免在术后出血无法阻止;那么对传染病进行筛查是为了保障医疗环境安全,避免进行交叉感染。
而且在术前患者如果得知要进行穿刺活检可能会出现紧张和害怕的情绪,从而影响手术。
医生应该向患者解释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家属也应该帮助患者进行放松,减轻他们的心里负担。
手术中配合非常重要
手术过程中患者应该严格的按照医生的要求摆好自己的姿势,确保穿刺部位稳定。
我们拿肺部穿刺为例子,患者可能需要侧卧进行穿刺,那么在整个过程中都应该避免不停的移动,否则穿刺针很容易偏移。
这样的话不仅影响判断的准确性,还可能会损伤周围组织,从而引发气胸等并发症。
当然在穿刺的过程中,医生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要求患者控制好患者的呼吸。
比如说进行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穿刺时,规律的和平稳的呼吸有助于医生进行穿刺。
术后护理不能忘
穿刺结束之后医生会在患者穿刺部位用无菌纱布给患者进行包扎,患者要在医生包扎的基础上保护好我们这个部位,让这个部位持续的清洁和干燥,不要沾水以免发生感染。
如果在后期恢复的过程中发现纱布渗血或者渗液,应该及时的和医护人员诉说。
一般来说比较小的穿刺伤口两天左右就会愈合,但是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在这个期间一定要避免外力碰撞我们的伤口。
当然在恢复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会密切的关注患者们体温、血压、心率等。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有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感染
或者说引发了气胸等并发症,要立即告诉医生及时的进行治疗。
最后在恢复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营养的收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可以帮助身体恢复。
同时也要摄入一些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像橙子、菠菜、胡萝卜等以此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如果说患者对肝脏或者肾脏进行穿刺,短时间内应该不要吃像洋葱和土豆这样易产气体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引起腹胀并且会增加腹部的压力,从而影响穿刺部位的恢复。
所以说大家不用害怕做穿刺活检,这种检查对引发癌细胞扩散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我们现在的医学技术非常发达并且精准,会把风险降到最低。
所以当医生建议患者做穿刺活检时患者应该放下自己的顾虑和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检查的细节。
过程积极的配合医生,不要让自己的恐惧阻碍诊断,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我们要勇敢起来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参考资料:
医者老万谈科普 《为什么很多人拒绝做穿刺活检?会引起癌细胞扩散?听听医生怎么说》
女人百科汇 《为什么很多患者拒绝做肿瘤穿刺活检?虽然有风险,但意义重大》
肿瘤科陈玲医生 《穿刺活检真的会导致肿瘤扩散吗?听听医生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