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7-07 15:4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之前有位新茶友很好奇:“岩茶会不会压饼呢?大红袍有没有饼 状的?”
当时没有急于回答。
脑海中类似播放幻灯片那样,快速调动起这样的记忆。
岩茶会压饼吗?
会,但是很少。
还记得前两年在武夷山,有朋友请我们吃饭。
当时,那位茶农朋友开车,带我们去了一家新开的特色菜馆,地址特意选在别墅区那片。
到了地方后,刚走进饭店的大门,立马被正对着大门的那块硕大的茶饼吸引了注意力。
因为那饼茶,大小类似自行车轮胎。
正正地摆在大厅,特别显眼。
饼面上,还印着武夷山的经典旅游地标——玉女峰。
玉女峰底下,则是方方正正的“中国武夷山.大红袍”等字眼。
几乎所有进门吃过饭的人,第一时间就会被这饼茶吸引。
不过,放眼整个武夷山,如此“大咧咧”摆放出来,供人参观与观赏的茶饼,只是“工艺饼”。
换言之,这仅仅是摆设。
南方潮湿,赶上梅雨季时,到处都是水汽。
为了预防这饼“供人欣赏”的工艺饼受潮发霉,外层通常还要套上一层薄膜。
不过店家买来也是用来充当门面装饰罢了。
由于这种纹路兴致,图案纤毫毕现的饼,压制期间有加入不少粘合成分,基本不适合喝。
看看就行,别动手撬开喝。
《2》
话说,除了这类工艺摆设饼,岩茶有没有压饼的情况呢?
这个嘛,也有。
朋友圈内,见过有人晒图,喝一片大红袍茶砖。
外形构造,很像巧克力片。
整体呈现为长方形,颜色黑褐。
受到压饼模具影响,饼面上方还能看到“大红袍”字眼。
长条形的大红袍茶砖,被均匀切割成了大小相同的6小份。
切割线明显下凹,痕迹明显。
需要喝茶时,这种薄薄的饼片,只要顺手掰下来一小块,就能放进盖碗内冲泡。
饼身之外,是一层常规的白绵纸包装。
在动笔写文章时,还特意翻了翻那位朋友的喝茶动态。
对于那饼巧克力片状的大红袍,对方的喝茶感慨是:
“汤色红浓,茶味醇苦,叶底略碎,焦糖蜜香明显。”
额,确定只有焦糖香吗?
大红袍身上基础常见的花香、果香,都到哪里去了?
按这么描述,那饼大红袍的香气挺单调,甚至说得上茶香寡淡啊,情况不容乐观。
更何况,如果泡法没问题,喝入口还是特别苦的岩茶大红袍,明显品质也没多好。
字里行间,那位晒图分享喝茶心情的旧友,没有半个字涉及那款小众岩茶的韵味。
包括回甘时长、生津程度、饮茶留香后,一概没有提及。
对照“香清甘活”的淘茶指标,很难达到一流岩茶的水准。
《3》
茶叶圈子里,按照外形的不同,茶分两大类。
一是散茶。
或条形松散,或条索粗壮,或茶芽紧实。
拿到干茶后,散茶能随时捧起一把,细细观摩。
一是紧压茶。
紧压茶是再加工茶的大分类。
建立在散茶基础上,经历蒸压等系列操作。
然后将茶叶塑形,压制成茶砖、茶饼、巧克力片、龙珠、元宝、月饼等花式造型的茶,一概是紧压茶。
茶圈内,将散茶压饼压砖的情况,一般是普洱、白茶、以及各式黑茶。
极少出现在乌龙茶领域。
包括铁观音、武夷岩茶、凤凰单丛、冻顶乌龙等,基本是散茶为主。
乌龙茶里,除了方块状的漳平水仙外,饼状形态一概是“非主流”。
说来也奇怪,为什么在岩茶圈,乃至于乌龙茶的圈子,饼茶这么冷门呢?
《4》
按照传统工艺看,做青与焙火是乌龙茶的传统制作技艺。
其中,武夷焙茶,实甲天下。
武夷岩茶的繁复焙茶工艺,在圈内颇有名气。
原本,经过前期的做青后,岩茶毛茶已经得到了烘干。
但这时候,做茶还没结束。
只烘干,没焙火的茶,还仅仅是半成品。
唯有加上后期焙火,才算堂堂正正的武夷岩茶。
做青烘干结束,得出毛茶之后,要放一段时间。
期间,找机会挑掉茶梗、老叶片,只保留条索状的岩茶毛茶,为后期精制焙火做准备。
焙火之前,要提前打焙。
然后,将干茶放在焙笼之上,借助高温来促进岩茶风味的正式成型。
焙茶之后,岩茶内部的植物蛋白在高温作用下发生美拉德反应,生出一系列的美妙焙茶香。
包括焦糖香、 炒坚果香等。
茶香更沉稳,茶汤更醇厚,汤感更绵柔。
同时,干茶条索内部的水汽也在炭焙期间,进一步减少。
经过焙茶的岩茶,条索干燥酥脆,含水量低至3%,甚至更少的情况并不稀奇。
如此低位的干茶含水量,意味着后期蒸压制饼不现实。
好不容易能做到这样的干度,再一次用热蒸汽去蒸,让干茶吸附蒸汽,恢复部分韧性,利于下一步的压饼。
强行压饼,容易导致大量碎茶。
这对岩茶来说损耗较大,没有太大必要。
《5》
岩茶圈内,压饼是小众行为。
除了开篇提到的,极少数用边角料压饼装饰,充当摆件外。
在整个武夷山,将散茶再去压饼的做法,极少。
且不说,岩茶干度低,压饼难度大。
稍不留神,导致大量碎茶出现就算了。
即便打算另辟蹊径,推出新品。
将岩茶压成茶饼之后,再推向市面。
在做产品计划之前,也要提前做一下市场调研。
广发问卷,多加调查。
看看茶桌上,大家对岩茶饼的接受度如何,多听听各方想法,而不是“闭门造饼”。
万一自己下了成本,花了重金,好不容易做出一批表现还算过得去的岩茶饼。
但新品推出后,明显遇冷,找不到受众群体。
这样的亏本生意,显然没必要。
《6》
从公正客观立场看,压饼未必是劣质茶。
只要原料好,压饼技术到位,就有可取之处。
但在岩茶圈,以目前的行情看,压饼是边缘行为,不是市场主流。
因为,岩茶的产量不如普洱。
库存量,也不如普洱。
山场正、做青到位、焙火到位、外加压饼技术到位的岩茶饼,寥寥无几。
由于正岩好茶的产量太少,难以拥有批量压饼的库存规模。
从存量角度来反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岩茶压饼都很难成为主流!
武夷岩茶与大红袍是一个概念吗?那肉桂、水仙也是大红袍吗?
大红袍早已消失在历史上,那么现存的母树大红袍,又是哪来的?
纯料、拼配、母树大红袍,4个大红袍的真相,终于一次性说清了
正岩茶、半岩茶、岩区茶,都是什么意思?这些岩茶秘辛听过吗?
武夷岩茶新手入门,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