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赏析网

升糖大户曝光,日常食物隐患大解析!

发表时间: 2025-02-01 14:01

升糖大户曝光,日常食物隐患大解析!

小林今年30岁,正值青春年华的她在一次体检中却被查出有2型糖尿病,这一下让小林无法接受,她平时还自认为关注养生健康类的信息,根本不会吃含糖量较高的食物,甚至为了减肥还时不时地停掉主食米饭,怎么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能得了2型糖尿病呢?


对于小林遇见的问题,其实不仅是中老年人需要注意的问题,就连很多年轻人现在都对于糖尿病和升糖食物有着错误的认知才会导致在错误的养生路上与健康渐行渐远。


要知道,2型糖尿病相较于1型遗传性的糖尿病来说,属于后天饮食不当情况下,身体内的胰岛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很多人现在熟悉这个病,也知道控糖,但你真的控对了吗?像上文中的例子小林那样不吃主食就能控糖么?

其实,不吃主食控糖,是一个认知上的误区。人体内部细胞及器官的正常运行过程中,主食所提供的能量是不可或缺的。真正升糖的“凶手”则另有其物。


(一)冻干类蔬菜


蔬菜是非常健康的天然食物,多食蔬菜对人体几乎是百利而无害。吃蔬菜减肥成了很多人认定的减肥途径之一。但对于很多忙于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多吃蔬菜也成了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因此很多人想到了用冻干蔬菜来食用不也是吃了蔬菜么?其实这不仅没有给身体补充到维生素,反而给身体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尤其是在升糖方面。

冻干蔬菜在制作过程中,通过迅速脱水来达到保鲜的目的,但是在急速冷冻脱水中把蔬菜中有益的维生素也统统“冻”了出来。


其实这种程度的“冻干蔬菜”无非是丢失了维生素,吃起来也不会在升糖方面影响我们,但偏偏,在制作冻干蔬菜的过程中,要加入大量的糖盐等调味料来调制冻干蔬菜的味道。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平时吃水煮蔬菜是不是味道寡淡的难以下咽?其实冻干蔬菜也是一个道理,单纯“冻”掉水分后,如同干草一样食之无味,而让我们欲罢不能的冻干蔬菜则是甜咸有致一吃下来根本无法停止。

这就是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调味品了,大量的糖、盐、油脂等物用来调和了冻干蔬菜的味道,但这给我们很大一个错觉,这是蔬菜,不含糖油,所以健康。


很多人饭后都会食用这种冻干蔬菜消食,这是导致我们升糖的根本性因素却让我们误认为是米饭类的主食让我们升糖的因素之一,严格来说,冻干类的蔬菜不是蔬菜,是零食。


(二)某些吃着不甜的水果


说到水果,这也是很多人减肥的利器之一,有些糖尿病人甚至也会用一些水果来代替主食减少升糖。但这又掉入了另一个误区里。


同类的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免疫及排除毒物这话倒是不假。但是一些看似不甜的水果中往往蕴藏着比甜味水果更高的含糖量。

在我们常见的水果中,冬枣的含糖量几乎可以称为“大王”了,清甜不腻的冬枣水分很少,这也让很多人有着认为汁水少所以含糖量一定低的错误认知,


冬枣的果肉其实本身的含糖量就超过了其他汁水丰富的水果。据食品营养研究机构测定,3-4颗小小的冬枣,其富含的糖类热量就已经超过了一碗正常米饭的糖类热量。


和冬枣类似的水果还有现在十分炙手可热的榴莲。同样是甜味不高没有什么汁水的的水果让很多人极为喜食,但果肉本身富含的糖类就很容易被忽视。

此外,很多南方人喜爱的椰子,其升糖指数也是非常令人惊讶的,虽然椰子包含汁水,但除了椰香根本尝不出什么甜味。


饭后来几颗冬枣磨磨牙,吃上一块榴莲解解腻,或者喝上一杯椰子水解渴……这些看似无碍的食物暗地里却让你的血糖蹭蹭蹭地“爆表”


(三)粉状加工类食品


在我们快节奏的日常生活中,会购买很多类似米糊粉、芝麻糊、藕粉等糊状食物来充饥。这些粉状的食物看起来小小一包也不过二十多克,加点水冲冲而已。如此小的量,还基本都是水分,吃完后顿感饱腹,很多人觉得这东西对于替代主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没事喝上几包,既能减肥也能管饱何乐而不为?

但是你要是知道这些食物的加工过程,相信你也会立马丢掉它。


在我们的认知里,芝麻糊和藕粉等就是把原本自然的芝麻和藕加工成为粉状物,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何这些不溶于水的食物怎么一变成粉状就溶于水了呢?


其实,溶于水的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这些糊粉状食物主要成分都是糊精和糖组成的物质。糊精就是淀粉在水解时候改变淀粉性状的产物之一。这可是高升糖的物质,说它是米饭能量的精华也不为过。


这里面也同样加入了大量的糖或者甜味剂来调味。虽然我们吃着有芝麻核桃的香气,但在真正加工过程中,这些东西却少的可怜。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往往会被加工食物在脑海中偷换成我们理解的食物认知。这让我们对于自己的饮食就产生了错误认知。


其实米饭作为人类的主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如果并不适合人类食用早就会被历史淘汰。


在先今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对于食物的加工也出现了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方式,但我们仍然会以之前的固有思维去理解它,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对于加工食物出现判断错误的原因。

其实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说,多吃自然态的食物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隐藏在自然食物外表下的加工食品才是我们真正要去警惕的。


过度的添加物质不仅会让我们的血糖血脂失控,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令我们摄入量因为化学添加剂的原因而增加。从“量到质”都有着明显的提升我们的身体也在这种”诱导“下一点一点地告别健康。


参考资料:

[1] 《花生是有害还是有利?怎么吃更健康?》.健康时报.2022-03-27

[2] 《“血糖 6.0”!糖尿病人,这7类食物不建议吃》.医脉通内分泌科.2024-04-12

[3] 《高寿糖友七个共同点》.慢病界.2022-10-18